第177章 有天大福分的人(2 / 3)

加入书签

p>

这条未与寨子山直接相连的曹家沟,对我意义重大。我的思绪飘回了过去,那些与曹家沟相关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溪水的清凉。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洪水般不可阻挡,将我带回了那些遥远而美好的时光。

我曾途经此沟前往外婆家,那条路上的每一块石板,都被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仿佛能映出人影;每一棵古树,都枝繁叶茂,树冠如伞,为路人遮挡风雨,它们的年轮里记载着岁月的沧桑,都印在我的脑海里,如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清晰而深刻。

后来,我的妻子亦是那条沟的人,她的笑容如同曹家沟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那些与妻子相识相恋的过往,如同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温馨而美好,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那条沟由以寨子山为首的两列间接相连的山系环绕而成,形成一个天然的屏障,守护着沟里的生灵,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安全。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为沟里带来充足的氧气;山下的溪流潺潺流淌,为沟里的万物提供生命之源,整个沟如同一个世外桃源,宁静而祥和。

正因曹家沟的存在,寨子山的山性在端正威严、庄重肃穆之中,多了一丝神秘的奇异之感,仿佛一位威严的君王,也有其温柔神秘的一面,让人既敬畏又好奇。

它既有王者的霸气,俯瞰众生;又有隐士的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在风水学说里,一座山正不正,固然与它整体的不偏不倚紧密相关,山嘴亦是重要标尺。家父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我拉回现实,继续着关于风水的探讨,他的声音如同灯塔,指引着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山嘴过大,宛如贪婪的饕餮,永不知足,肆意吞噬周围灵气,如同一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会给周围带来衰败;过小则过于尖锐,仿若锋利的匕首,极易引发煞气,如同隐藏的凶器,随时可能带来灾祸;过长似乱舔,显得轻浮而不稳重,如同举止轻浮的人,难以让人信任;过短则嘴软,缺乏力量与决断力,如同性格懦弱的人,无法承担重任。家父一口气说出了山嘴的种种忌讳,每一种比喻都生动形象,让人一听便知其利害,如同医生详细地阐述着各种病症的危害。

恰到好处的山嘴,犹如人间真正正直、毫无贪欲的父母官,极为罕见。他的话语里带着对理想山型的向往,也暗含着对人性的期许,希望人们能如同这恰到好处的山嘴一般,正直、稳重、有担当,成为社会的栋梁。

真知灼见往往有着这般神奇效果,您不说,众人皆蒙在鼓里;您一说,众人皆恍然大悟——的确如此,只是往昔未曾仔细观察!李大爷的感慨发自肺腑,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看山只是山,而家父看山却能看出如此多的门道,如同隔着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便豁然开朗。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释然与敬佩,仿佛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看到了清晰的世界。

父亲此次说得极快,快到李大爷都来不及惊诧、来不及震撼,只因震撼之处实在太多,如同接连不断的惊雷在耳边炸响,每一次都带来新的冲击与认知。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努力消化着这些新知识,如同海绵吸收着水分。

家父只是泛泛而谈,未作过多具体阐述,李大爷却已领悟何为“知山性”,每一点结论皆能与实地对应,仿若被某种神秘力量指引,让他对山的认知瞬间提升了一个层次,如同攀登到了新的高度,看到了更广阔的风景。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寨子山身为一众山系之首,本就威严赫赫,再加上山型层层叠加,其山性是否加倍威重了呢?李大爷的心中冒出一个疑问,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目光中带着探寻看向家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