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十六个字(2 / 3)

加入书签

,缠着尘埃的微腥,层层叠叠涌来,在晒场上空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声网。

可这索要瓦片的呼喊,在这奇异的氛围里,似乎另有深意,真的只是要回那片瓦吗?

那瓦片上凝结的岂止是陶土与火焰的记忆,分明还有父子间未说尽的千言万语,像被封印的符咒,在碎瓦的裂纹里流转,每一道纹路都是一句未出口的叮咛。

哥下楼远去,脚步声顺着木楼梯一级级沉落,“吱呀、吱呀”,每一声都敲在父亲心头最软的地方,像是在数算着离别倒数的秒针。

父亲依旧紧盯着图纸,连抬头的动作都没有,更别说目送哥离开了。

他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影,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那里面有欣慰,有不舍,有担忧,像一锅熬得浓稠的粥,五味杂陈。

只有握着铅笔的手指微微泛白,将笔杆掐出几道浅痕,那是父亲惯用的铅笔,笔杆上还留着他用刀削出的斜纹,方便握持。

然而,他的左手却缓缓探出,骨节分明的手指在阳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那是常年劳作晒出的健康色泽,轻轻覆在那八片碎瓦之上,掌心的温度透过粗糙的瓦面渗进去,像是在传递某种古老的契约,用体温唤醒瓦中的灵性。

父亲嘴唇微颤,低声喃喃:“瓦碎瓦全,人去人还,好去好来,碎碎平安!”

这十六个字,每个字都像是带着重量,从齿间滚落,砸在空气里发出细微的震颤。

随着这念诵,空气中仿若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涌动,肉眼难以察觉的波动弥漫开来,像水面的涟漪圈圈扩散,拂过晒场上的图纸,吹动了边角的褶皱。

那碎瓦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边缘的裂痕处闪烁出一丝微弱的光,青灰色的瓦面泛起温润的光泽,如同被晨露浸润过的古玉。

光影在瓦上流转,隐约能看到细碎的光斑在跳跃,像是无数微小的星辰在其中沉浮,又像是有细小的河流在瓦面流淌。

只见他翻过手,手腕轻旋,掌心向上摊开,这个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

原本破碎的小青瓦,竟奇迹般完好如初,光滑的表面折射着奇异的午后阳光,那光芒中,隐隐有一些模糊的影子在闪烁——像是有人影在瓦上游走,扛着锄头,牵着牛;有山峦在瓦上起伏,云雾缭绕,溪水潺潺,似乎从未经历过破碎。

瓦边的弧度圆润如初,连烧制时自然形成的细小砂眼都清晰可见,那是父亲当年特意留下的记号,用来区分自家瓦与别家瓦的标志。

仿佛刚才的碎裂只是一场幻觉,唯有空气中残留的微尘还在证明那瞬间的震荡,在光柱里缓缓飘落。

“还我瓦来!”哥已行至楼下十丈外的瓦堆旁,那堆瓦是去年翻新屋顶时余下的,码得不算整齐,青灰色的瓦片中夹杂着几片泛红的残瓦,像是被岁月染了色,那是窑变时自然形成的,更为难得。

他在那杂乱的瓦片中仔细翻找,双手在瓦砾间穿梭,指甲缝里很快塞满了灰黑色的瓦屑,那是陶土经过高温烧制后的粉末,带着淡淡的土腥味。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跟着他的动作扭曲起来,阳光透过瓦砾的缝隙投下歪斜的光影,在地面上织成一张破碎的网,网住了几只惊慌逃窜的蚂蚁。

终于寻出一片最为合意的小青瓦,瓦面平整,边缘齐整,像是刚从窑里取出一般,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窑火气。

就在他握住瓦片的瞬间,一阵阴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打着旋儿掠过瓦堆,瓦堆里发出几声奇怪的声响,像是有人在低声呜咽,又像是瓦片相互摩擦的细语,若有若无地缠绕在耳边,让人头皮微微发麻。

他拿起那两张废纸,正是午后从父亲桌上抽走的那两张,纸边还留着被风吹过的褶皱,上面印着淡淡的墨痕,是父亲画图时不小心蹭上的。

他一丝不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