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是离人几行(2 / 3)

加入书签

的心坎上,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他的宝贝女儿离七,便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在正式场合举止得体,说话温文尔雅;又有乡村姑娘的质朴——能下田插秧,能上山砍柴,手上有着薄薄的茧子,那是劳动的印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那是镇上举办的农具改良交流会,会场设在镇中学的操场上,临时搭起的台子上铺着红色的绒布,周围挂满了写着“科技兴农”的横幅。

我哥带着自己改良的锄头参加,那锄头的锄刃呈弧形,比普通锄头宽两寸,锄柄处加了一个弧形的护手,握起来更省力,还能防止手被磨破,因其设计巧妙、使用省力而备受关注,农技站的技术员当场就表示要推广。

就在这时,离七跟着父亲来参会,她穿着蓝色的卡其布上衣,黑色的布鞋,扎着马尾辫,眼神明亮,好奇地看着各种改良农具。

当看到七哥演示锄头的用法,动作娴熟,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停下,她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一颗芳心暗许,从此一门心思要当我的七嫂,那份执着如同磐石,坚定不移,如同向日葵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无论风吹雨打,不曾改变。

离叔叔和家父是相识多年的老交情,年轻时曾一起在战场上扛过枪,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冰天雪地,他们蜷缩在同一个战壕里,分享着一块冻硬的土豆,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掩护——一次美军的炮弹袭来,家父一把将离叔叔推开,自己被弹片划伤了胳膊,至今留着一道疤痕;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退伍后又一起在田埂上流过汗,春耕时一起插秧,冰冷的水没过膝盖,他们互相鼓劲儿,比赛谁插得又快又直;秋收时一起割稻,镰刀飞快地舞动,金黄的稻穗堆满了田埂,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也分担着歉收的忧愁——有一年旱灾,地里的庄稼减产大半,他们一起琢磨着打井,日夜守在井边,终于打出了水。

两位长辈平日里谈天说地,在傍晚的夕阳下,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从庄稼收成——今年的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多少,明年要种什么新品种;到国家大事——哪个地方修了铁路,哪个卫星上了天,无所不谈,交情深厚,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每一次相聚都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也都满心期待这对小儿女能喜结良缘,成就一段佳话,将两家人的情谊延续下去,如同门前的小溪,代代流淌,滋养着两岸的土地。

可谁能想到,这看似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儿,背后却藏着一曲曲满是酸涩、令人唏嘘的故事,如同平静的湖面下,隐藏着暗流涌动,在不经意间便会掀起波澜,考验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

“你快进去,外面太凉了!”

细密的雨丝如同无数根银线,由上天的巧手编织成一张朦胧的大网,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远处的山峦变成了淡淡的剪影,近处的房屋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如同水墨画中的写意笔触,充满了诗意与朦胧。

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向大地,仿佛随时都会坠落,让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带着泥土的腥甜,那是雨水冲刷过大地后特有的味道,清新而醇厚。

雨中,你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出老远,裤脚沾满了泥泞,每一步都异常沉重,泥浆溅到了裤腿上,形成了不规则的图案,像是大地留下的印记。

偶然间回头望去,只见她宛如一尊雕塑,仍静静地站在屋檐下,身着浅色衣衫,那衣衫是她亲手缝制的,用的是自家织的土布,针脚细密,边缘还绣着几朵小小的雏菊,在雨中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走。

她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你的背影上,带着不舍与担忧,那眼神如同藤蔓,紧紧缠绕着你的心,让你每走一步,都觉得被牵扯着,无法前行。

雨滴顺着屋檐成串落下,“滴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