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清风不识字观赏法(2 / 3)

加入书签

主体,是万物之灵,能改造世界,能创造文明,但如此大规模地将“人”字布满整整四面墙,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连呼吸都带着字的影子,吴楚还是头一回见到,这场景,莫名地让人感到一阵心悸。

一提到书法,方雨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被点燃,如同黑夜中燃起的篝火,跳跃着、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附身,整个人都变得亢奋起来,之前的怯懦与不安一扫而空。

他的声音高亢而尖锐,打破了屋内的死寂,带着一种压抑许久后的爆发,如同火山喷发,岩浆喷涌而出:“我练字多年,从高中到部队,再到现在,算起来也有十五个年头了。

即便在部队中磨砺出了锋芒,性子沉稳了许多,可书法进步却如蜗牛爬行般缓慢,一年才觉出些许变化,始终找不到症结所在,如同在迷宫中打转,看得见出口却找不到路径,急得团团转却只能碰壁。

退伍归来后,我听闻简家在简洛沟堪称能人辈出,简家的简剪指能让草木重生,简接手能与金石对话;简洛更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精通数术、农耕、技艺,仿佛是天生的全才。

便如同在幽暗中抓住了一丝曙光,那光芒微弱却坚定,我背上一大背包自己的习作——从高中时的稚嫩之作,笔画歪歪扭扭如同蚯蚓;到部队时的应景之作,多是“保家卫国”等口号;再到近期的练习,开始追求笔法意境,满满当当一大包,足有几十斤重,前往寻找本地大才子简洛讨教,没想到,他竟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让我豁然开朗,眼前的迷雾瞬间散去!”

简洛全才全能,真是无处无时不在展露光芒,如同太阳般,无论在哪个角落都能散发光芒,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

在田间地头,他能指点农民如何提高产量;在工匠作坊,他能建议如何改良工具;在学堂教室,他能启发学子如何领悟知识;此刻,在这小小的书房里,他的智慧又化作钥匙,打开了方雨书法精进的大门。

“简洛,又是这个简洛。”

不知为何,一提到这位老同学,吴楚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如同平静的湖面下藏着暗流,漩涡在深处旋转,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搅动他的五脏六腑,让他坐立难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沟壑中仿佛藏着疑虑与警惕:“他到底跟你说了些什么?

对你的影响竟如此之大,让你这般推崇?简直把他捧上了天。”

在他看来,简洛不过是个有些小聪明的年轻人,运气好罢了,为何身边的人都对他如此信服,仿佛他身上有某种魔力,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追随。

“都说书画不分家,简洛在绘画领域声名远扬,他的简捡画能纳天地万物,一片小小的纸片能画出山川湖海,早已传遍龙王镇,连县文化馆的馆长都想收藏他的作品。

可通过我多次向他请教,前前后后不下十次,我愈发觉得,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深不可测,如同深藏不露的海底冰山,露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角,海面下的庞大足以撑起整个世界。”

方雨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如同追星的少年,谈及偶像时如数家珍,“他毫无大才子的架子,没有因为我是个乡村小学老师而轻视,没有因为我的字写得拙劣而嘲笑。

挤出时间仔细审视我的作品,一张张翻看,动作轻柔如同对待珍宝,眉头时而紧锁,那是在思考症结所在;时而舒展,那是找到突破点的释然,却并未急于评价,而是根据我的情况,精心挑选后,传授给我一种书法观赏的奇妙心得,名为‘清风不识字’。”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仿佛在吞咽着回忆的甘甜,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其要义在于,需将心态调整得如同死寂的深潭,不起一丝波澜,水面平滑如镜,能映照出最真实的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