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熟土(2 / 3)

加入书签

粒泥土的摆放都恰到好处,既不过紧压迫根系,又不过松导致根系悬空。

在他们劳作的过程中,土坑中不时传来几声微弱的怪声,像是某种生物的低鸣,又似地下传来的神秘呼唤,那声音细若游丝,如同蚯蚓在泥土中穿行,为这栽竹的过程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仿佛地下的神灵在回应着他们的善举,默许了这株竹子在此扎根。

简洛是个出色的农民,农活方面样样精通,翻土时锄头与地面接触的角度总是保持在四十五度,既能省力又能翻得深;

播种时种子的间距精确到寸,确保每颗种子都能获得足够的阳光雨露;

施肥时肥料的用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满足作物的需求。

每一样都做得得心应手,仿佛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农耕的血液,是土地最忠诚的伙伴。

他更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农技专家,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的特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样的土壤适合什么样的植物生长,黏土保水,沙土透气;

知道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草木灰能中和酸性,石膏能改良碱性;

知道如何预防病虫害,大蒜的气味能驱赶蚜虫,烟草水可防治红蜘蛛。

在这方面,与有“陈专家”之称的陈家父子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可谁又能知道,他这份平凡的表象下,隐藏着多少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与他的农耕技艺相互融合,让他对植物的理解远超常人,他能感受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叶片的卷曲是缺水的信号,花朵的低垂是风雨的预警,他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如同与老友交谈。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那韵律与大地的脉搏同频,清晨的露珠滴落、午后的蝉鸣起伏、夜晚的蛙声断续,都是这韵律的一部分,似乎在与大地的神秘力量共鸣,促进着竹根的生长,让竹根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简洛还把先前收集在手中的泥球散开,放在竹根须部附近,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婴儿的肌肤,生怕用力过猛损伤了脆弱的须根。

那些可是斑竹的“熟土”,是斑竹生长多年的地方的土壤,里面含有斑竹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微生物和养分,放线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根瘤菌能帮助吸收养分,就像母亲的乳汁,能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

有了它们,重新栽种的斑竹就不会那么“认生”,很快便能开始生长,如同回到了熟悉的家园,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一丝熟悉的慰藉。

仿佛这些泥土中蕴含着与斑竹沟通的神秘密码,能唤醒斑竹的生机,告诉它“这里很安全,可以扎根生长”。

当泥球散开的瞬间,一缕缕淡淡的青烟从泥土中升腾而起,那青烟如同有生命般,在空中盘旋片刻后,缓缓融入斑竹的根部,那是土壤中生命力的体现,也是神秘力量的一种展现,是大自然对他们善举的回馈——土地永远不会辜负那些善待它的人。

等竹子先长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新土含有新养料,那些养料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馈赠,蕴含着阳光的能量、雨水的滋润和空气的精华,是天地万物共同孕育的养分。

根须们会本能地争抢营养,如同饥饿的孩童争抢食物,促进自身的生长,每一条根须都在努力地伸展,探索着土壤中的每一个角落,如同勇敢的探险家在未知的领域开拓。

还没等它们抢够,又会发现深埋的枝叶发酵形成的“大粮仓”,那里面的养分更加丰富,如同精心烹制的佳肴,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质能提供全面营养,如此一来,根须便会进入疯狂生长期,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在地下编织出一张庞大的网络,牢牢地抓住大地。

根长得深,能吸收到更深处的水分和养分,为竹子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即使遇到干旱也能安然无恙;

叶子自然会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