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好彩头(2 / 3)

加入书签

,全然是为了你们的幸福,对你们没有其他贪图,你可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媒婆目光诚恳,像秋日的阳光,清澈而温暖,期望汪东西能理解她的一片赤诚,那眼神里没有丝毫杂质,像山涧的清泉,能照见人影。

“明白?梅婆婆,这些事在你们这些深谙世故的人眼中,或许有千万条理由,可对我而言,到底能得到什么益处呢?”

汪东西眉头紧锁,满脸苦恼,像被雨水打湿的柴火,提不起精神,“我知晓杏花生得貌美,青春灵动,像清晨带露的桃花,娇艳欲滴,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让人见了就心生欢喜,挪不开眼。

与她相处,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生活点滴,她都能与我默契相合,像琴瑟和鸣,悦耳动听,让人听了心里舒坦。

那种感觉,恰似品尝一道精心烹制的佳肴,肥腻适中,酸甜恰到好处,余味悠长,在舌尖萦绕不散,我沉醉其中,像喝醉了酒,晕乎乎的,只想一直这样下去,让时间停在这一刻。

能与她长相厮守,便是给我万两黄金我都不换,她是我心中的无价之宝,是照亮我生活的光,让我觉得日子有奔头。

可是梅婆婆,你是过来人,肯定能理解我们此刻的难处,心中的纠结与顾虑,实在难以言说啊,像堵着一块石头,喘不过气,夜里都睡不安稳。”

汪东西将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尽数倾诉,像个迷路的孩子,渴望得到指引,眼神里满是迷茫,像笼罩在雾中的森林。

媒婆赶忙向前一步,急切地说:“汪老大,我给你保这门媒,从你汪家得到了多少好处,你心里清楚!”

媒婆一脸严肃,语气带着一丝被误解的委屈,像受了委屈的孩子,眼眶都有些发红,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梅婆子在忧乐沟做媒几十年,经我手成的亲事能从村头排到村尾,啥时候为了钱财说过违心的话?

我要是图钱,早就发家致富了,还用得着穿这身打补丁的衣裳?”

“是极是极!

梅婆婆你坚守原则,连谢媒的猪头和猪尾都不收,那可是咱这儿谢媒的规矩,代表着圆满,寓意‘有头有尾’,图个吉利。

你只拿了象征性的一毛二的月月红,用红纸包着,图个喜庆,讨个好彩头。

我们汪家一直对你的高风亮节心怀感激,同时也觉得愧疚,总觉得对不住你这份心意,像欠了一笔还不清的债,心里不安生,逢年过节都想着给你送点东西,可你总说‘心意领了,东西带回’。”

汪东西连忙点头,头点得像捣蒜,语气诚恳,双手在胸前连连摆动,生怕媒婆误会,对媒婆的做法,他心里还是充满感激,只是此刻被烦恼困扰,情绪如乱麻般纠结,理不出头绪。

“你们的婚姻还未圆满,在这关键时候,我自然不能收下那有特殊意义的一头一尾,这是我一生都要坚守的原则,像刻在石头上的誓言,风吹雨打都不会变,除非我闭眼的那天。”

媒婆的声音缓和了些,目光望向远方的村落,那里炊烟袅袅,在屋顶盘旋上升,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一派祥和,“只要你明白我给你俩牵红线,纯粹是出于好心,为了你们的幸福,对你们没有其他贪图,我便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杏花是个好姑娘,像块璞玉,未经雕琢却已显露光华,需要找个靠谱的人呵护,用真心去打磨,才能绽放最美的光彩,你便是那个合适的人,我不会看错,我的眼光经过几十年的验证,错不了。”

媒婆目光坚定,像磐石般不可动摇,表明自己的初衷始终是促成一段安稳的姻缘,而非谋取私利。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银发上,泛起一层圣洁的光晕,像菩萨身上的佛光,让人肃然起敬。

汪东西沉默了,他低头看着脚下的泥土,那泥土湿润而肥沃,刚翻过不久,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