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史老太婆(2 / 3)

加入书签

小路被落叶覆盖,平日里很少有人涉足。

她跟三老太爷一样,年岁大得如同一个谜,没人能确切说出他们究竟有多少岁,村里最老的人说,他小时候就听祖辈讲史老太婆的故事,那时她就已是白发苍苍的模样,仿佛从开天辟地时就存在。

以上六位,就是传说中的“六婆”,她们如同六颗星辰,在忧乐沟的历史长河中闪耀,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秘密,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离去。

稳婆子比媒婆子年长二十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们一同见证了忧乐沟的兴衰变迁:看着土坯房变成砖瓦房,墙壁从斑驳的泥灰变成洁白的瓷砖;

看着泥泞路修成石板路,从雨天的“水泥路”变成干爽整洁的通道;

看着年轻人大批外出又陆续归来,带着外面的新技术、新理念建设家乡;

看着学堂里的朗朗书声从未停歇,从破旧的祠堂到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知识的火种代代相传。

这不过是些半公开的事儿,实际上,忧乐沟的秘密远不止于此。

在水不暖月那绝密情报里,用特殊墨水书写的文字,需用特定的药水才能显现,字迹呈暗红色,如同凝固的血。

真正的四大说客,其实并没有呱婆子的身影,稳婆子才是其中之一!

这秘密如同深埋地下的宝藏,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知晓者都对其守口如瓶,仿佛一旦泄露,就会引发惊天动地的灾难。

呱婆子出生晚了些,四大秘卷早有了各自的主人,分别被四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所得,她们用毕生精力研习,将其中的智慧用于造福乡邻。

好在陈家没有埋没她的天赋,陈家学堂的长老亲自登门,赐下一部《说三道四》,那书的封面是用牛皮制成,厚实耐用,上面用金线绣着复杂的图案,仔细看去,竟是一幅微型的忧乐沟地图,山川河流、村落道路一应俱全。

内容神秘莫测,据说蕴含着世间万物的微妙关系和隐藏的真相,能让人看透事物的本质,知晓表象之下的联系,比如能从蚂蚁搬家的方向预测山洪,从鸟类的异常鸣叫判断地震。

那一个夺客武三姑,凭借一身过人的武艺和敏锐的洞察力,也得了陈家的青睐,获赏一部《五花八门》,封面是深蓝色的绸缎,摸上去光滑细腻,上面用银线绣着十八般兵器。

传言说研读此书,能知晓各种奇巧门道和应对之法,小到街头杂耍的诀窍,如吞剑、吐火的原理;

大到行军布阵的策略,像八卦阵、一字长蛇阵的破解之法,无一不包。

武三姑凭借此书,多次击退骚扰忧乐沟的山贼,成为当地的保护神。

忧乐沟堪称长寿之地,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吸一口都觉得神清气爽。

饮的是山泉水,那泉水从石缝中渗出,甘甜清冽,富含多种矿物质;

吃的是自家种的五谷杂粮,不施化肥农药,纯天然无污染。

百岁夫妻双双健在的场景并不罕见,村东头的张大爷和张大妈,都已一百零二岁,还能下地干活,张大爷能挑着半担水健步如飞,走山路如履平地;

张大妈能绣花缝衣,眼神好得很,穿针引线毫不费力。

在这一方天地里,岁月仿佛格外温柔,对这些老人格外眷顾,皱纹爬上了他们的脸颊,却带不走他们的活力。

所以对这些老人的高寿,大家倒也见怪不怪,只是偶尔闲聊时,会感叹几句岁月的神奇,说这里的水土养人,是块风水宝地。

哑婆子还算不上最年长的。

我四爸那一脉,侍奉着一位陈家旁系的老长辈,大家都尊称他“三老太爷”。

就连哑婆子都不清楚三老太爷究竟多大岁数,她记事起,三老太爷就已是鹤发童颜的模样,如今几十年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