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太爷,心灵丝语推演术(1 / 11)

加入书签

暮色悄然漫过龙王镇忧乐沟的老农会大院子的飞檐翘角,将整个院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黑暗之中。

那黑暗并非均匀的墨色,而是如同流动的浓墨,从屋檐的每一处翘角开始蔓延,先是吞噬了雕花的窗棂,再逐渐浸染了院中的青石板路,最后将整个院子包裹得密不透风,仿佛连空气都被染成了黑色。

老鱼猫子佝偻着背蹲在院角,布满老茧的手握着旱烟杆,烟杆在青石板上敲出沉闷的声响,烟灰簌簌掉落,却掩不住他微微颤抖的手指。

旱烟杆是用十年以上的老竹根制成,表面光滑油亮,烟锅处被熏得漆黑,那是岁月与烟火留下的印记。

青石板被敲出一个个细小的凹痕,记录着他无数次类似的动作,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叩问着什么。

他浑浊的双眼死死盯着地上暗红的蟑螂血迹,那血迹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仿佛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血迹的边缘已经有些干涸,呈现出一种深褐色,但中心部分却依旧鲜艳,像是还在微微流动,与周围青石板的青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刺得人眼睛生疼。

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他声音里裹着颤意:“怎么了?别是竹叶太少,引不着火吧?”

话音未落,屋檐下悬挂的铜铃突然无风自动,发出细碎而诡异的声响,仿佛在呼应他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

铜铃是黄铜所铸,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那是岁月侵蚀的痕迹,此刻发出的声音并非清脆悦耳,而是带着一种沉闷的颤音,像是有什么重物挂在上面,摇摇欲坠。

他枯瘦的双手紧紧握住,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掌心沁出的冷汗浸湿了粗布衣袖,在衣料上晕开深色的痕迹,如同未干的泪痕。

粗布衣是家织的土布,经过多次浆洗,已经变得硬挺,此刻被汗水浸湿的部分却变得柔软,贴在他的胳膊上,带来一阵冰凉的寒意。

这一刻,他不禁想起龙王镇宗祠里那本古老的《异事录》,其中记载着每逢血光现、器物鸣,必有大祸降临,而此刻的情景,竟与书中描述不谋而合。

那本《异事录》是用泛黄的宣纸装订而成,封面已经残破不堪,上面的字迹是用毛笔书写的小楷,端庄而古朴,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他小时候曾偷偷翻阅过几页,那些关于异象与灾祸的记载此刻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杏花靠在斑驳的门框上,胸口剧烈起伏,眼神中满是惊魂未定的恐惧。

门框是用坚硬的柏木制成,表面的漆皮早已剥落,露出里面深浅不一的木纹,还残留着几处虫蛀的痕迹,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见证着院中的一切。

她的发丝有些凌乱,几缕碎发贴在汗湿的额头上,仿佛诉说着刚刚经历的那场惊魂时刻。

那些碎发被汗水濡湿,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勾勒出她额头清晰的轮廓,也显露出她此刻的狼狈与不安。

“哪能呢!你肯定猜不到。”

她声音发颤,不自觉地搓着手臂,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灼人的热浪。

她的手臂白皙而纤细,但此刻因为紧张而布满了细密的鸡皮疙瘩,搓动的动作显得有些僵硬,仿佛这样能驱散那残留的灼热感。

“你看啊,那些野草都还鲜活着呢,叶片上还挂着傍晚的露水,鲜嫩得能掐出水来。”

她的声音发颤,不自觉地搓着手臂,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灼人的热浪。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向院外的方向,仿佛那些野草就在眼前,叶片上的露水在想象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与她描述的鲜嫩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本来还怕竹叶少,烧不完,就想着先把火点着,然后一边烧,我一边再去抱些竹叶来加进去,这样也能节省点时间。

没想到,我刚把火柴凑近,'轰'的一声,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