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关于地球的运动(4 / 4)
而去。
回到大堂,一路引着檀缨二人走向内侧的藏书馆。
檀缨倒也无所谓,白丕却大摇大摆问道:“呵,我等身份不够格啊,馆主都不出来一见的?”
书佐忙释道:“馆主公务繁忙,正在待客,致歉,致歉。”
“繁忙?待客?”
白丕眯眼道,“我怎么听说她一天只需几刻便足以处理公务,能不见客便不见客,成天都在倒腾数理题目,做工图纸一类的东西?”
“哈……”
书佐只好干巴巴赔笑。
檀缨却一笑置之:“妙的,见了也是无谓的客套,不见才妙。”
“哈……”
书佐笑得更加干巴巴了一些。
确实,馆主的性情,你见了只会更难受。
进了藏书馆,檀缨便投向了墨家的书架,片刻便摘了诸多数理书籍,连带擎天论一应运至桌前。
白丕则两刻之间完成布阵,短暂嘱咐过后,便也匆匆离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这个知识的海洋,只属于檀缨一人!
先看数学。
道始以来,历经百年的发展,大量的数学工具已应运而生,怪不得工业能如此兴盛。
只是各类数学工具,都是以《xx算经》的方式存在的,内容也都因解决实际问题而生,彼此缺乏系统性的联系,也缺乏通用的公约和一以贯之的体系,导致用起来很不顺手。
就很实用,太不虚了。
不过问题不大,先把需要的东西都整合出来便是。
至于物理,同样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知识的形态也与数学一样,更多都是为工程学服务的,多数都是《xx经》《xx记》那样的,欠缺体系性梳理。
其中,对于经典力学是有不少表述的,具体公式也不少,只是其中鱼龙混杂,有还在探讨中的,也有得到公开认可的,要摸清这个体系,必然是个大工程了。
更大的工程,则是找出诸多前人的《星经》与多年的天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与验证。
就这样,临近午时,上百本书册已经被檀缨搬到了桌上。
看着这些,檀缨既慌又爽。
慌的是,他的专业并非天文,要从星历中找出足够的证据,再用现有的数理知识验证立论,这恐怕要很久了,甚至不一定能做成。
爽的是,这件事是可行的!
一切验证理论的条件就在自己面前。
接下来,只需要动脑,回忆,学习和通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或许真的可以整理出一套让墨家巨子也无从抬杠的天文学说。
关于地球的运动,就从今天开始从头认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