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王崇古的火器之梦(2 / 4)
的人员。
这几个部门掌控着整个外帑的运转,一层一层的叠加起来,保证外帑能够正常运转。
外帑掌印太监就是陈增,万历对外帑有着绝对的控制,只要万历愿意,随时可以换掉其中的任何一个人。
太监嘛,贪一些无所谓,只要能干活,只要听话,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
“干爹,孩儿就是想不明白,东厂那边直接把查抄的船只财产什么的送到咱们衙门里面来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的让咱们过去?甚至还要让咱们不能暴露,孩儿想不明白!”
王锦一脸疑惑的说道。
“这是皇爷的安排,其中奥秘又岂是你能明白的?行了,你们这些人只需要好好做事就行了,别的就不要多问,在宫中生活,多做少说,能活的更久一些。”
陈增训斥道。
“过几天,你们几个收拾收拾,跟着我一趟辽东,去那边看看,皇爷安排下来的事情,必须要好好对待,不能有任何疏忽!”
京营,校场之上,戎政尚书王崇古看着在校场上训练的这些士兵,一脸满意。
虽说天上还下着小雨,可这些士兵们却如同小牛犊子,丝毫察觉不到冷。
当兵,就要能吃苦耐劳,以后上战场谁也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情况,现在多流汗,以后就能少流血。
那一千戚家军充入京营之后,很快就起到了作用。
王崇古将这一千戚家军进行了拆分,每人统领训练十名新兵,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模式,这种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如今的京营之中,有一万新兵,这些新兵的来源比较单一,大部都是从京城各地招募而来的募兵,其他的则是从京营附近卫所之中挑选的军户子弟。
在选拔兵马时,万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能选择那些油滑之人,最好将目标都集中在平民老百姓身上,最好都是一些老实疙瘩,三棍打不出一个响屁的那种。
王崇古也是这个意思,所以选拔出来的新兵,都是那些看起来非常老实的人。
蠢一些没事,只要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上峰的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就是好兵。
征兵出的钱,都是之前王崇古积攒下来的,不过,这次征兵其实没有花多少。
这支新兵是万历的基本盘,必须要保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于是,万历将京城附近的皇庄拿了出来,凡入伍当兵之人,除了五两安家银之外,还会一次性获得五亩皇家良田,这五亩皇家良田前三年不用交税,三年后只需要缴纳摊丁入亩的税。
皇家的田,大多都是一些上好的良田,肥力足,地势好,好好耕种的话,要比普通良田收成高上不少。
对于京城的那些老百姓来说,什么时候有这种好事?一出手就是五两银子和五亩皇田,这是十辈子都碰不上的好事。
此举一出,前来应征入伍的百姓络绎不绝。
不为那五两银子,就为那五亩上好的皇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这次只要家里出一个人就能获得五亩传家皇田,上哪找那么好的事?
再说了,当兵吃粮,也能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还能赚一些饷银,为什么不去?
王崇古对于万历舍得拿出皇庄这事也很震惊,自大明立国之后,有几个皇帝会像万历这样,会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更别说还是非常重要的田地。
这次一万新兵,就拿出五万亩田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大手笔,更别说那还是五万亩地势好,水源充足的上好良田。
这要不是明君,那什么是明军?
对于万历来说,良田远远不及一万忠诚可靠的京营士兵来的实在。
有了这一万精锐,以后万历就可以抢更多的钱,和更多的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