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辩论外援(2 / 4)
方就是传播非常广影响力巨大,这会儿道门声势都要弱于佛门,所以正道领袖也是这帮和尚。
加上佛门的确是推波助澜,借助文搏是佛门身份宣传自家善举,哪怕他们未施一粟。
于是老百姓自然就把活人无数的文搏当成在世佛陀来供奉,这事情并不罕有,佛门和道门争夺道统时还经常把别人家神仙抢过来说是自己家的,这样好名声就能随着某个神仙的归属落到佛门或者道门身上。
本来就是出身佛门的文搏自然逃不过被薅羊毛,只是没想到今天来了反噬,才显得有些狼狈。
如今双方敌对,文搏否认自身佛门身份,那么智慧大师顺理成章就要拿这个关键点开刀,刻意澹化文搏行的善举渡人无数,让本来可能死于非命的乡野农夫能够结寨自保以求安宁,将重心放在文搏不是佛门却称圣佛是悖逆妄为之事。
文搏都觉得理所当然,他救人本来也不是为了让人感谢自己,根本不在乎所谓“圣佛”
之名。
却不知道寇仲和徐子陵对此极为不满,立即就要出面说出自己所见所闻。
寇仲恨不得大声斥问,难道文搏所行所为称不上万家生佛?区区圣佛之名正是体现百姓爱戴,有何不可!
然而不等寇仲质问,文搏冷然开口,以一人之力声势盖过数千僧众,可谓万马齐音。
“文某行走江湖哪里需要这等虚名?济世救人我认,但是冒名顶替简直荒谬!”
他的视线扫过四周,每个人的神情变化都逃不出发言,文搏双目炯炯有神盯紧智慧大师,反问道:“想必诸位也见过那所谓‘圣佛’塑像,要是能找到一处跟佛门有关的细节都算文某错了。
分明是百姓自发纪念,以酬文某善举罢了。”
此言一出,智慧大师暗道不妙,文搏看似粗疏实则心细如发,一下子就抓到关键,那就是这事情又不是文搏故意宣传,暗指佛门参与了推波助澜这会儿又故意装作完全不知道。
智慧大师以为抓住“圣佛”
这个名号能指控文搏不尊佛还妄称佛,但是这会儿听文搏一说,“圣佛”
塑像跟佛门没有一点儿关系。
可智慧大师还真没见过那个塑像,只是听说了民间称文搏为“圣佛”
,当时他并未亲自走访民间见识过具体情景,这时候被文搏拿捏到痛点瞬间不好反驳,心中暗恼自己来得仓促没能实地考察着实失了计较,只能默诵阿弥陀佛安抚躁动内心。
智慧大师一时无从辩驳,在众人眼中那就是文搏魔威更盛,昂然立于重重包围之下却神态自若睥睨四方,非但不像佛敌波旬,倒有几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度。
众僧侣茫然失措中又同仇敌忾,本以为今日事降服魔王,怎么几位圣僧节节失利?
这倒怪不得他们无能,而是文搏骤然相邀,令佛门没有周密计划的时间,借助无遮大会的名义召集众僧已属不易,哪有空闲再去考察文搏在民间具体行动?只能根据之前汇报的情况总结拟定了方针,现在落得文搏说他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压根就没提过自己是什么佛子,完全是老百姓自行供奉,几位圣僧没有证据也不好贸然反驳,免得又被打脸平白失了颜面。
如不嗔这等参与了推波助澜宣传文搏的人就是哑巴吃黄连,他一个做事的哪晓得今日会从这方面攻击文搏,要知道当时他们宣传文搏就是净念禅宗佛子的时候可废了好大力气呢。
而道信大师倒是真的实地走访过,因此对文搏这个徒弟颇为满意,觉得他虽然名声搞得不三不四,但是做的事情确实没毛病。
但是他总不能跳出来帮文搏说话,那样他到了明面上反而不利于文搏行事,这会儿端坐钓鱼台暗自窃喜,倒要看其他几名圣僧如何应对?
“阿弥陀佛,文施主虽非佛门中人,行善积德贫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