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睢阳城权臣布险棋虞门下血誓断归路(1 / 5)
夏末的河南道,因徐圆朗的再次叛乱引的战争,空气中四处弥漫着尘土与焦灼的气息。
驿道两旁的田野本该是郁郁葱葱,此刻却显得有些寂寥,偶有逃难的百姓拖家带口,面色仓皇地向西而行,给东进的大唐官军队伍更添了几分凝重。
河南道安抚大使任镶端坐于马上,眉头微锁,正听着探马的回报。
他年近四旬,面容儒雅,但眉宇间自有久历风霜的刚毅之气。
陛下李渊将安抚河南、稳定后方的重任交于他手,他深知此地刚经王世充之乱,人心浮动,豪强观望,一丝火星便可能燎原。
“报——!”
一骑快马绝尘而来,马上骑士汗透衣背,滚鞍下马时声音都带着嘶哑,“大使!
紧急军情!
兖州徐圆朗……反了!”
消息如一块寒冰投入沸油之中,任镶身后的队伍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副使柳濬脸色骤变,急驱马上前几步,“何时之事?详情如何?”
“三日前,徐圆朗于兖州聚众万人,诈称受刘黑闼之邀,共击大唐!
现已攻陷数县,兵锋正盛,直逼我宋州而来!”
宋州(又名睢阳郡)即今日河南省商丘市,治所宋城县(隋朝称睢阳县)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辖区范围涵盖今河南商丘、柘城、虞城、宁陵、夏邑;安徽砀山;山东单县等地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西北部接壤一带。
是大唐“十望州”
之一,漕运要冲,宋朝“龙兴之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宋州地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的要冲,是连接中原与江淮的重要枢纽。
其治所宋城县(今商丘市睢阳区)在唐代是人口近百万的繁华大城,被誉为“十望州”
之一。
李白、杜甫、高适等都曾在此漫游赋诗。
更为后世所知的是,“宋”
王朝的国号便源于此。
后周时,赵匡胤曾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
他建立新王朝后,便因其迹之地“宋州”
而定国号为“宋”
。
宋州因此在北宋初期被升为应天府,后又建为南京,成为陪都。
“宋州”
之名始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
唐代曾在宋州和睢阳郡之间数次改名。
北宋时,因其特殊地位升格为应天府。
直到明嘉靖年间,“商丘”
之名才基本定型,沿用至今。
再说任镶闻报,抬手止住了周围的嘈杂。
他面色沉静如水,但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了些。
徐圆朗,此獠曾是王世充旧部,降唐后受封兖州总管,其性反复,陛下并非没有防备,只是没想到他会在此刻,与刘黑闼遥相呼应,骤然难。
“我军现在何处?”
任镶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波澜。
“已至宋州地界,距州治宋城(隋称睢阳)不足百里。”
柳濬深吸一口气,凑近任镶,低声道:“大使,形势危殆!
圆朗骤起,其势正凶,我军仓促而来,兵力分散,宋城无险可守,恐难抵挡叛军兵锋。
为今之计,当退!
退守汴州,据城而守,汴州城高池深,可待朝廷援军!”
任镶闻言,侧过头看着这位以谨慎闻名的副手,忽然嘴角扬起一丝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柳公何怯也!”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四周,让原本有些惶然的军心为之一稳。
“陛下命我等抚慰河南,岂能闻贼而先遁?我等一退,河南诸州县的豪强百姓会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