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人事制衡(3 / 4)

加入书签

这个过程远比外人想象的要繁琐。

先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根据皇帝意旨起草诏书,然后送交门下省审核。

门下省的给事中们会逐字推敲,有时甚至会将诏书驳回重拟。

此刻,在中书省的值房里,中书舍人温彦博正在为屈突通的任命诏书绞尽脑汁。

"

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

他喃喃自语,"

这个右字要不要加个副字?毕竟上头还有秦王这个尚书令"

一旁的老书吏笑道:"

温舍人多虑了。

秦王殿下那个尚书令是遥领,实际政务还得屈突公来处理。

加个副字,反倒显得陛下小气了。

"

温彦博点头称是,继续斟酌词句。

诏书不仅要准确传达旨意,还要体现皇帝的器重与期望,更要让接旨的人感受到荣耀与责任。

每一个用词都需反复推敲。

与此同时,在门下省,给事中欧阳询正在审核关于李道玄的任命诏书。

"

淮阳王道玄,英武早"

他念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转头问同僚:"

这个早是不是有点暗示人家年纪小的意思?要不要改成天纵英武?"

同僚凑过来看了看:"

欧阳公考虑得是。

不过下官以为,点出年少未必是坏事。

十九岁的洛州总管,这才显得陛下破格用人,不拘一格嘛!

"

诏书在经过层层审核后,最终用黄纸誊写,由侍中副署,送交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接到诏书后,需要根据内容分到吏部、兵部等相关部门具体办理任免手续,制备官符、印信等物。

当屈突通接到任命时,他正在军营里督促士兵操练。

传旨的中使捏着鼻子站在校场边,看着尘土飞扬中那个黑脸将军吼得嗓子沙哑。

"

特进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即日赴洛阳任职。

钦此。

"

屈突通跪在地上,半晌没有动静。

中使轻咳一声:"

屈突公?接旨啊?"

老将军抬起头,眼中竟有泪光闪烁:"

臣臣乃降将,陛下如此信任,臣"

他忽然重重磕了个头,"

臣必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

而在秦王府,李世民得知这些任命后,只是微微一笑。

他对长孙无忌说:"

陛下这是要给洛阳上个双保险啊。

屈突通镇着,道玄看着,妙得很。

"

"

殿下不觉得陛下是在"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

"

在什么?在分我的权?"

李世民轻笑,"

无忌啊,你要记住,这天下是李唐的天下,不是某个人的天下。

陛下这么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

"

他说着,目光投向窗外。

那里,几个工匠正在示范新铸的开元通宝该如何鉴别真伪。

铜钱在阳光下闪着均匀的光泽,上面的"

开元通宝"

四个字清晰端正。

"

你看这新钱,"

李世民忽然道,"

之所以好,是因为它有了标准。

轻重、成色、大小,都有规矩。

这人事安排也是一个道理。

有了规矩,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看见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不仅仅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