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独孤修德怒杀王世充(1 / 3)

加入书签

送走高句丽使团那日午后,尚书省值房里飘着薄荷与冰片的清凉气息。

这是唐朝吏员们为驱散暑气特制的香囊味。

主事赵德明一边摇着蒲扇,一边核对赦免徭役的州县名录,忽然噗嗤笑出声:“瞧瞧,陕、鼎、函、虢、虞、芮六州免两年赋役,鸿胪寺那帮人怕是肠子都悔青了,早知该让高句丽使者多捎些貂皮来填补国库窟窿!”

他的话引起满屋文书哄笑起来,卷宗堆后探出个脑袋接话道:“幽州更划算,寇戎隔了这么多年,倒隔出两年赋役全免的福分!”

说笑间,墨迹未干的大赦诏书已被快马送往四方馆,绢帛边缘还沾着冰镇梅子的水渍。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十一日,因为天下大体平定,唐高祖李渊下令大赦天下百姓,并免除一年的徭役。

其中,陕州、鼎州、函州、虢州、虞州、芮州这六个州(注:这些州大致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交界处,是当时的交通要冲),由于转运物资劳顿耗费巨大;以及幽州总管所管辖的地区,因为长期被寇盗戎狄(指割据势力和外族)阻隔,这两个地区都免除两年的徭役。

而且,朝廷明确,国家的法律、法令、规章、法规(律、令、格、式),暂时沿用隋朝开皇时期的旧制。

这场大赦来得猝不及防。

西市酒肆里,胡商捧着新抄的赦令咂舌:“开皇旧律?那岂不是前朝铜钱又能流通了?”

隔壁书铺老板却盯着“给复一年”

四个字喃喃:“圣人这是要百姓喘口气啊。”

忽然街角一阵骚动,几个披枷的囚犯被狱卒推搡着路过,有人啐了一口:“王世充的狗腿子也配沾大赦的光?”

此刻两仪殿内,治书侍御史孙伏伽正捧着笏板躬身:“陛下既已明诏‘常赦所不免咸除之’,为何仍流放王窦余党?岂非自食其言?”

侍中陈叔达率先出列:“孙御史此言差矣!

王窦余党多为骁果旧部,若纵虎归山——”

“陈侍中莫非以为,陛下神武尚不及前隋骁果?”

萧瑀突然打断,象牙笏板在殿内划出一道冷光,“大赦天下乃示之以信,若朝令夕改,恐寒了归附之心。”

他目光扫过队列末几位原窦建德麾下降将,那些人立刻垂屏息。

兵部尚书屈突通重重咳了一声:“老臣昨日查验囚册,流放者中确有王世充帐下执戟郎将张童仁,此人去年在慈涧之战射杀我右武卫三员裨将。”

他腰间金铙随着激动情绪叮当作响,“若连此等血仇皆可赦,将士们寒心否?”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议论。

李渊指尖的翡翠念珠越捻越快,忽然问向默立武官队列位的李世民:“二郎以为如何?”

李世民跨出半步,玄甲未卸的肩甲反射着晨光:“儿臣昨日入洛阳库府,见前隋所存赦书七卷,卷卷朱批&039;胁从不问&039;,然卷末皆附流放名单。”

他声音陡然提高,“父皇可知为何?杨广既想示宽仁,又暗中行报复,最后闹得天下皆叛!”

正当殿内鸦雀无声时,户部尚书裴寂突然轻笑:“陛下,老臣倒想起一桩趣事,今晨西市米价已跌至斗米三钱,商贾皆言因大赦令下,漕运脚夫敢放心带货了。”

他晃着算盘状的金鱼符,“信用二字,有时候比刀剑更管饥饱。”

李渊忽然起身,望向殿门外:“朕能赦罪,却赦不了人心里的恨。

昨日有人往流放犯的馊饭里掺砒霜——”

他猛地转身,念珠啪地扣在案上,“但既然诸卿说到信用传旨:流放者悉数召还!

另命刑部给每位赦归者放路凭,盖朕之玉玺,看谁还敢半路下毒!”

此刻的王世充因为负责防卫的士兵尚未配备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