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虎牢烽烟落乱世鼎定时(3 / 4)

加入书签

>然,王世充狡黠,恐作困兽之斗,尤须防备其集中残兵,自薄弱处突围,南窜襄阳或东走虎牢故技重施。”

说着,他猛地抬头,目光扫过诸将,出清晰指令:“

玄龄,即刻拟令,飞檄洛阳,以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及行军元帅之名,飞檄洛阳城下齐王元吉及屈突通、宇文士及等诸将:通报虎牢大捷及窦建德被擒详情!

严令各部自明日起,昼夜不停,轮番猛攻!

将俘获之夏军旗帜、缴获之窦建德仪仗,遍插阵前,使城中军民皆见!

动摇其根本!”

“叔宝(秦琼),你率玄甲精骑两千,增兵与督战洛阳城,并虎牢新胜之步卒五千,携带充足攻城器械,明日五更启程,驰援洛阳西线!

抵达后,归屈突通节度,专责猛攻皇城西垣!

告诉屈突通,本王要他在旬日之内,听到皇城内的厮杀声!”

“辅机(长孙无忌),你持我令箭,调驻防孟津关的刘弘基部,即刻沿黄河东岸南下,封锁洛阳以北所有渡口,特别是回洛仓一带河道,断其退路,严防王世充北窜!

再令驻宜阳的史万宝部,加强西南方龙门、伊阙诸隘口守备,绝其南遁之路!

洛阳,已成死地,一只鸟也不许飞出去!”

“德彝,你心思缜密。

拟安民告示及招降书,攻心为上,详列王世充罪状,昭告我军擒窦之威,申明只诛恶、胁从不问之意。

制成箭书,日夜射入城中。

同时,命洛阳城外诸营,对出城投降之军民,无论官兵百姓,一律妥善安置,给予饮食,以彰我军仁义,瓦解其死守之心!”

“如晦,你总揽后勤转运,中枢调度要务。

窦建德营中所获粮草、军械,除留虎牢一月之需外,尽数由你调度,组织民夫车船,沿洛水、陆路,火运抵洛阳城下各军!

兵员、箭矢、火油、伤药,务必优先保障攻城前线!

长安若有封赏钱帛运到,亦由你分配,重赏先登勇士!”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如战鼓擂响。

被点名的诸人凛然应诺。

帐内烛火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帐幕上,仿佛巨大的、即将扑向猎物的鹰隼。

李世民最后走到府堂门前,猛地掀开帘幕,一股带着血腥与尘土的夜风涌入。

李世民遥望洛阳方向漆黑的夜空,声音低沉却蕴含着撕裂长夜的力量,说道:“长安的晨光将迎来捷报,而洛阳的烽烟……该熄灭了!

传令各营,休整一夜,明日回军合围洛阳!”

军府外,寂静的关隘深处,隐隐传来铁甲摩擦与战马轻嘶,那是力量在黑夜中积蓄,等待着破晓时分,出致命一击。

秦王李世民于虎牢关下摧枯拉朽般击溃窦建德十万大军的捷报,如同一道撕裂乱世阴霾的雷霆,瞬间改写了整个中原大地的格局。

此役绝非寻常胜仗,其影响之深远、辐射之广阔,堪称隋末乱局走向终结的决定性拐点。

最直接且致命的打击落在洛阳城内的王世充身上。

这位自恃坚城、负隅顽抗的郑国皇帝,最后的救命稻草被彻底斩断。

窦建德亲率倾国精锐南下,本是王世充苦盼数月的外援,更是其军民心中“围魏救赵”

的唯一指望。

虎牢关下夏军的土崩瓦解,窦建德本人被生擒北送的噩耗,如同冰水浇头,瞬间熄灭了洛阳残存的抵抗意志。

消息传至洛阳城下,唐军欢声雷动,将缴获的夏军旌旗、窦建德仪仗遍插阵前,城中守军望之胆裂,士气彻底瓦解。

王世充瞬间从“待援固守”

沦为“瓮中之鳖”

,其苦心经营的洛阳防线,在精神与物质双重崩溃下,已形同虚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