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虎牢关大战二(2 / 4)

加入书签

无意识叩击佩剑&0t;定唐刀&0t;的鎏金鞘纹,瞳孔如寒潭凝冰。

看罢,李世民掷信于案,神态恢复从容,转身望向帐外虎牢关峭壁的剪影,侧脸在火光中如石刻般刚硬,心中不禁暗自道:&0t;窦建德竟以&039;大义&039;自居?可笑!

他渡河南来,不过是想吞并王世充残部,与我争中原罢了。

让我弃洛阳战果退回关中,无异断唐室根基。

此等狂言看来河北枭雄终究不懂天下大势。

&0t;

想到对方信末&0t;玉石俱焚&0t;四字,他的心底骤然腾起傲然战意:&0t;十万之众困于汜水东岸,日耗粮草数千石。

我军据虎牢天险,彼辈空有兵力却如猛虎囚笼,凌敬或有奇谋,可惜你夏王不会用。

吾随父皇自晋阳起兵,破薛举、败宋金刚,何曾畏人言&039;玉石俱焚&039;?此战正要教天下知玄甲铁骑才是真玉,尔等不过是顽石!

&0t;

想到此,秦王李世民转身向亲卫,决断道:&0t;扣下来使,绝其窥探。

待夏军锐气消磨殆尽,便是我三千精骑凿穿敌阵之时!

&0t;

随后,李世民召集麾下将领及幕僚商议对策。

他将窦建德的劝和信念与众将听毕,帐中一时议论纷纷。

面对窦建德十万大军的压力以及王世充仍在洛阳负隅顽抗的现实,不少将领面露忧色,纷纷进言,认为夏军势大且以逸待劳,唐军久战疲惫且腹背受敌,当下应暂避其锋芒,或退守新安、谷州(今河南新安、洛阳西)一带休整,待机再战。

高级军事幕僚郭孝恪清了清嗓子,打断了众人的议论,说道:“诸位将军,王世充已经穷途末路,眼看就要被活捉了,窦建德远道而来援助他,这是上天要让他们两家同时灭亡啊!

我们应该占据虎牢关的险要地形来阻挡窦军,寻找机会出击,必定能击溃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孝恪我们在前文中介绍过,其出身草莽,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早年与长兄郭孝悌组织乡兵自保,对抗隋末流寇,以勇略闻名河南。

于617年投奔瓦岗军,率部归附李密,任骠骑将军。

李密败亡后,随李积(徐世积)守黎阳仓,李积评其&0t;临机能断,王佐之才&0t;。

到了619年,郭孝恪又随李积降唐,面见李渊时提出关键战略建议:&0t;世充据东都,府库盈而民疲敝。

夏王(窦建德)在河北无大志,若释郑取夏,定河北而洛阳自溃!

&0t;

李渊当时虽未采纳其“先攻王世充”

的建议,但赏识他的才华,授宋州(商丘)刺史。

至620年,郭孝恪任李世民行军参谋,参与策划切断王世充粮道和洛阳围城战。

此时,窦建德援军逼近时,其力排众议主张强力阻击夏军。

记室薛收待郭孝恪说完,接过话补充道:“我同意郭大人的意见,王世充守着洛阳城,物资充足,手下的军队也都是江淮一带的精锐。

他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缺粮。

正因为这样,他才被我们死死压制住,想主动进攻打不了,想死守又撑不了多久。”

他顿了顿,看到大家沉默不语,继续道:“现在窦建德亲自带着主力大军,大老远跑来救援王世充。

如果我们放他过来和王世充汇合,那麻烦就大了!

窦建德这支生力军加上王世充坚固的城池,再配上河北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这场仗就等于重新开打了!

到那时,胜负难料,统一天下更是遥遥无期!”

说罢,他看了看秦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