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雀鼠谷之战 秦王缔造冷兵器战争史单日八战八捷奇迹(2 / 3)

加入书签

总管刘弘基抓住李世民马缰劝谏:&0t;秦王殿下击溃敌军、追击至此已是大功告成,若继续深入恐有危险!

况且将士们饥饿疲惫,应在此扎营休整,待粮草兵马齐备再进军也不迟。

&0t;

高壁岭是隋唐时期山西地区的重要军事关隘,位于雀鼠谷道中部,具体位置在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境内。

其地现称&0t;韩信岭&0t;,属太岳山系支脉,海拔约1200米,位于灵石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

这一险要山岭得名源自其独特地形,汾河在此切开太行山脉形成峡谷,两侧崖壁陡立如削,构成天然屏障。

唐代时高壁岭与南侧的贾胡堡、北侧的鼠雀谷共同构成雀鼠谷道防御体系,控制着太原盆地通往河东地区(今临汾、运城)的交通咽喉。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此处&0t;道狭仅容单车,崖高可蔽日月&0t;,至今仍保留有明清时期修建的十八盘古道遗迹。

如今灵石县韩信岭立有&0t;秦王岭&0t;石碑,当地还流传着李世民在此驻马分粮的民间传说。

李世民面对刘弘基的劝谏,语重心长的答道:&0t;宋金刚已穷途末路,军心涣散。

战机易逝难寻,必须趁此良机彻底击溃。

若拖延时日,待其重整旗鼓,就再难攻克了。

我既以身许国,岂能顾惜自身!

&0t;

说罢扬鞭催马,将士见状也不敢再提饥饿。

李世民在雀鼠谷追上刘武周麾下将领宋金刚的残军,方圆十里的麦田顷刻间化作修罗场。

史载&0t;一日八战&0t;的惨烈场景在此达到顶峰。

巳时(9:00-11:00)灵石隘口,晨雾尚未消散,尉迟敬德的狼头纛已插满隘口两侧山崖。

这位突厥化的猛将将重斧横架马鞍,冷笑道:&0t;李世民小儿敢追至此?教他见识真正的骑射!

&0t;

晨雾中突然炸起突厥角号声。

尉迟敬德亲率两千铁骑从峭壁扑下,这是宋金刚布下的第一道杀阵。

&0t;取槊来!

&0t;李世民反手扯下猩红披风,玄甲骑兵瞬间化作三股洪流,秦琼带左翼抢占制高点,程知节领右翼截断退路,中军铁骑如楔子般凿穿敌阵。

&0t;尉迟贼!

可识得秦琼乎!

&0t;

但见秦叔宝双锏如电,生生劈开三列盾阵。

尉迟敬德急引亲卫反扑,却见李世民立于崖顶张弓搭箭,白羽流星般贯穿其副将咽喉。

《旧唐书》载此战&0t;获其骁将,虏众大溃&0t;,正是此景写照。

至隅中时分,隘道已堆满插着狼牙箭的尸,唐军用敌军的箭矢在崖壁刻下&0t;玄甲破胡处&0t;五个血字。

午时(11:00-13:00)韩信岭,骄阳当空,敌军张万岁部的具装骑兵在岭上列成新月阵。

这支刘武周最精锐的&0t;铁林军&0t;身披波斯锁子甲,战马皆覆面当胸。

&0t;取陌刀来!

&0t;李世民振臂高呼,三千步卒自后方疾驰列阵。

当突厥重骑起冲锋时,陌刀阵如银墙乍现,《唐六典》所载&0t;人马俱碎&0t;的恐怖场景在此重现,程咬金赤膊抡斧劈开马腹,热腾腾的肠脏挂满斧刃;尉迟敬德回马再战,被李世积以钩镰枪拽落马下,其扯破战甲,仓皇逃脱;李世民坐骑&0t;特勒骠&0t;胸甲此时已嵌满箭矢,仍载着主人冲上制高点。

残阳映红韩信岭时,敌军八百具铁甲骑兵的尸骸竟在坡顶堆成京观。

申时(15:00-17:00)汾水河滩,溃兵争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