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唐高祖狩猎华山(3 / 4)

加入书签

卫中郎将公孙武达挥动令旗,三千铁甲布阵演练八门金锁阵。

旌旗蔽空处,秦王亲卫丘行恭率玄甲军作“突骑”

冲阵,马蹄踏碎薄冰的脆响与金钲之声交响。

监军宇文士及在《巡狩录》中记下:“阵合如天网,马鸣似雷震。”

华州官道之上,司农寺丞赵元楷手持度支尚书印信,督率三千民夫拓宽御道。

这条“狩道”

宽达十丈,两侧植柏为界。

将作大匠阎立德亲赴华山勘测,设计出可拆卸的组合式行宫,其构件精妙程度令后世出土的鎏金铜帐构仍闪耀着盛唐工艺的光芒。

华山峪口,西岳庙前,猎户张十三带着祖传的驯鹰笛,将豹群驱赶至指定猎区。

这位隋朝旧卒出身的猎头,严格遵循“三驱之礼”

,以绳结标记孕兽巢穴,明令禁扰。

与此同时,华州刺史张蕴正指挥工匠建造迎銮台,如今,台基遗址现存九层夯土,夹杂着波斯琉璃瓦残片,见证着丝路文明的交融。

十二月十二日寅时,承天门九通鼓响震落檐上霜花。

羽林郎将高举九旒龙旗开路,太子李建成的青盖车与秦王李世民的赤轮辇分列玉辂两侧。

尚乘奉御亲自执辔,特勒骠的蹄铁在朱雀大街青石板上迸溅火星。

行至华阴界碑,县令张蕴率耆老跪献西岳松露酒,松露酒在冰天雪地中蒸腾热气,皇帝李渊特赐御用金错刀,高兴地说道:≈34;去岁大旱,今猎获皆归汝等。

≈34;

此言引得臣民山呼“万岁”

之声惊起林间寒鸦。

华山庙前,太祝以朱砂在青玉版上书祝文,当祭文念至≈34;翊亮皇极≈34;时,晨光穿透云层形成罕见的光柱,忽有白虹贯日之象,随行史官疾书:“白虹贯日,紫气萦岳。”

当三牲血滴入螭铜尊泛起奇异波纹的刹那,秦王所献突厥良驹突然齐声嘶鸣,被视为吉兆,随行史官当即记录祥瑞。

围猎号角甫响,虞候将军令旗挥动,八千禁军依八门方位展开三十里合围。

李渊张雕弓扣鸣镝,金鈚箭破空之声未绝,百步外头鹿应声而倒,箭镞入石三分(今华山射鹿岩犹存箭痕)。

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较射引得诸将争胜,最终世民以七箭贯睛夺魁。

云台峰顶的庆功宴上,篝火映红半边山崖。

太乐令献演新谱《破阵乐》,秦王旧部闻鼓角声皆离席起舞。

酒酣之际,李渊执萧瑀之手叹道:≈34;吾儿辈若能如猎场同心,何惧突厥铁骑?≈34;

次日,唐朝朝廷颁诏免华阴三年租调,诏书飞传河东前线,更将猎获制成三千斤鹿脯驰送河东前线。

特赐猎获鹿脯三千斤犒军。

月余后柏壁捷报至,军中传言秦王阵前亲擂华山鹿皮战鼓,声震百里摧敌胆魄。

此番冬狩非但成就≈34;天策上将≈34;美谈,更令华山成为李唐皇室精神图腾。

开元年间玄宗西巡,仍见当年箭孔密布之≈34;射鹿岩≈34;,《华岳鸣銮图》之名现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纪盛事。

而今细观《皇甫诞碑》明代拓本边款出现≈34;华岳鸣銮≈34;字样,千年风霜难掩武德遗韵。

此次华山狩猎,是初唐政治史上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国家典礼。

这也是一次彰显新生政权合法性的政治仪式。

在唐朝立国初期面临四方割据、突厥威胁的困境下,李渊通过华山狩猎展示军事实力与统治权威,向内外宣示李唐政权的正统地位。

狩猎活动中严格的礼制安排,如太卜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