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窦建德攻占黎阳大义之举兵不血刃再得两州(2 / 4)

加入书签

箭直扑中军。

竟不由自主赞道:&0t;好胆!

&0t;

窦建德佯装败走,年轻小将丘孝刚不知是计,提槊追赶。

&0t;右翼何在!

&0t;窦建德怒喝声中,东南方尘头大起。

右军范愿率领的重甲骑兵卷地而来,丘孝刚反手劈翻两名敌骑,却见自己的三百骑已被截作三截。

混战中,他的槊杆被陌刀砍断,遂掣出横刀连斩七人,终被长矛贯胸。

血染的&0t;丘&0t;字将旗倒下时,惊走了苜蓿丛中最后一只蚱蜢。

三百唐军血雾喷溅在&0t;夏&0t;字大旗上时,窦建德抚着甲胄裂痕冷笑道:&0t;传令,转锋黎阳!

&0t;

遭遇黎阳唐军突袭挑衅后,窦建德当即率军回攻黎阳。

第二日,黎阳城头,李世积看着远处滚动的尘烟,掌心渗出冷汗。

西南角楼突然火起,原来是窦建德的先锋死士竟从排水暗道潜入城内。

淮安王李神通的金甲在巷战中格外醒目,最终被夏军长矛逼至墙角。

同安公主的鸾驾撞翻在街市,珠帘散落一地。

&0t;开闸!

&0t;李世积挥剑斩断护城河闸索,混着碎冰的河水汹涌而出,暂时冲垮了夏军云梯。

他转身对亲卫嘶吼:&0t;带公主从密道走!

&0t;

自己却策马冲向父亲被俘的南门。

魏征抱着官印从府库奔出时,正撞见窦建德的陌刀卫队。

这个未来将影响贞观朝局的寒门士子,就此落入夏国枭雄之手。

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是瓦岗军领李密的谋士。

李密失败后,魏征随李密归降唐朝,但一开始未得到重用,被安排在黎阳做差。

此战,窦建德俘虏了淮安王李神通、李世积之父李盖、魏徵及唐高祖之妹同安公主。

唯独李世积率数百骑兵渡河逃脱。

淮安王李神通作为山东道安抚大使,不久前赵州之战中被窦建德击败,退守相州重新集结兵力。

此时驻节黎阳这一永济渠枢纽要地。

作为控制河北粮运的战略支点,黎阳仓当时储存着百万石粮粟,堪称隋唐第一粮仓。

李神通的坐镇不仅关乎后勤命脉,更肩负着与幽州罗艺、并州李仲文形成三角防御、牵制窦建德势力的重任。

这正是李渊&0t;以宗室镇要冲&0t;策略的典型体现,通过血亲重臣掌控关键据点,维系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

此时同安公主的出现则折射出更为复杂的政治背景。

这位下嫁隋朝贵族王裕的李渊胞妹,其随军行动暗含利用隋室旧姻缘招抚河北豪族的深意。

在隋末唐初的动荡时局中,皇室女性的身份往往被赋予特殊的政治使命。

《册府元龟》明确记载她&0t;从淮安王在军&0t;,这种看似反常的随军安排,实则是李唐政权对河北地区特殊政治生态的妥协与利用。

然而这一精心布局最终因窦建德的突袭而崩溃。

当时黎阳总管李世积将主力布防在卫州,导致黎阳防务空虚。

当窦建德大军压境时,正在巡视防务的李神通与同安公主猝不及防。

这场惨败不仅使李唐失去重要宗室成员,更严重挫伤了在河北地区的统治威信。

《旧唐书》记载此事直接导致&0t;山东豪杰多叛归建德&0t;,动摇了李唐对河北的控制。

而令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被俘的魏征后来成为贞观朝调整河北政策的关键人物,而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展现的果决作风,某种程度上正是对此次宗室被俘教训的深刻反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