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世充部将纷纷归唐诠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 / 6)

加入书签

村搬迁至今址,此后的获嘉县名及县治未再有变化。

获嘉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原经济区新、焦、济产业带上的节点城市。

位于获嘉县的同盟山及武王庙等历史古迹形成了同盟山文化圈,是商周牧野之战的重要遗址,也是封神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隋唐时期的获嘉城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性,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当今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尽管被囚禁,李厚德并未屈服。

他非常了解目前的王世充暴政不得人心,便暗中策划反抗。

他通过狱卒与获嘉守将赵君颖取得联系。

赵君颖原本就对王世充的暴政不满,加上李厚德的劝说,决定与其合作。

夜深人静时,李厚德与赵君颖在狱中密谈。

李厚德低声说道:“王世充暴虐无道,天下人皆欲除之。

君颖兄若能与我联手,必能推翻其统治,还百姓一个太平。”

赵君颖听后,点头道:“厚德兄所言极是,我早有此意,只是苦于无人相助。

今日得兄相助,必能成事!”

二人密谋已定,趁获嘉城守官段大师不备,动兵变。

赵君颖率领亲信士兵突袭段大师的府邸,李厚德则在狱中策应。

经过一番激战,他们成功驱逐了段大师,控制了获嘉城。

段大师(生卒年不详),隋末唐初时期官员,曾任殷州刺史。

他是王世充麾下的重要地方官员,驻守获嘉城,但因对李厚德和赵君颖的反抗行动毫无防备,最终被二人动兵变驱逐,最终消失在历史记载中。

控制获嘉城后,李厚德与赵君颖立即派人向唐朝朝廷传递消息,表示愿意献城投降。

唐朝朝廷对此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削弱王世充势力的重要机会。

李渊在长安的宫殿中接到消息,欣喜地对群臣说道:“李厚德、赵君颖二人忠诚可嘉,若能得此二人相助,必能早日平定天下。”

唐高祖李渊亲自下诏,任命李厚德为殷州刺史,表彰其忠诚与智谋。

群臣纷纷附和,称赞李厚德的智谋与赵君颖的勇敢。

武陟县位于获嘉城的东北方向。

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30公里左右。

获嘉城和武涉都位于黄河北岸,地理位置相近,是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重要城镇。

两地之间的交通主要通过陆路和水路连接,是当时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区域。

李氏兄弟占据两地,相互照应,为唐朝朝廷固守中原重镇。

然而,王世充并未就此罢休。

二月十九日,王世充派遣他的侄子王君廓攻打陟州。

李育德率军迎战,击退敌军,斩一千多人。

然而,李厚德因家中亲人生病,决定回家探望,将获嘉城的防守任务也交给了李育德。

李厚德临行前,对李育德说道:“育德,获嘉城乃我军重要据点,务必小心防守。

我回家探望亲人,不久便回。”

李育德点头道:“兄长放心,我必竭尽全力,守住此城。”

然而,王世充并未给李育德喘息的机会。

他合并兵力,猛攻获嘉城。

二月二十一日,城池被攻陷,李育德和他的三个弟弟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王世充坐在洛阳的宫殿中,对身边的谋士说道:“李氏兄弟果然难缠,如今李育德虽死,但李厚德仍在,恐成后患。”

谋士低声劝道:“主公勿忧,只要我等继续施压,必能将其彻底铲除。”

然而,王世充的暴政早已失去了人心,他的统治注定无法长久。

而李厚德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