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宇文士及降唐因人品受重用封德彝八面玲珑遭冷落(3 / 4)

加入书签

对弈长谈,心中暗忖:&0t;兄长刚愎自用,恐难成事。

不如&0t;

果然,宇文士及接到手诏后,虽身处化及阵营,却早已心生归唐之意,他当即喊来封德彝。

夜深人静,时年五十一岁的封德彝与宇文士及对坐府中密室,封德彝看到皇帝李渊密信,轻叩案几,凑近低语:&0t;蜀王(指宇文士及)何不早作打算?窦建德大军势在必得,你兄长残暴不得人心,不如我们以督粮为名,静观其变。

蜀王您应当尽早决断,抓紧向唐朝皇帝回信。

&0t;

宇文士及望向帐外明月,想起长安旧事,终于点头。

当夜,他唤来心腹家僮:&0t;你持此金环,星夜兼程赶往长安。

&0t;

家僮领命后,悄悄将金环送至长安,寓意“还归”

李渊见到金环,得知宇文士及心意,心中大慰。

据《资治通鉴·卷187》载,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宇文化及被河北起义军窦建德围困于聊城,最终城破被杀。

此前宇文士及与封德彝已脱离宇文化及集团,屯驻济北(今山东茌平)。

宇文化及败亡前,宇文士及与封德彝已暗中策划归唐。

《旧唐书·宇文士及传》提到,封德彝在济北&0t;潜劝士及反图化及&0t;,二人借督粮之名脱离主力,驻扎在济北,保存了部分兵力与粮草。

《新唐书·高祖本纪》又记载:&0t;(武德二年)四月,宇文士及自济北来降&0t;。

结合《资治通鉴》对窦建德闰二月破聊城的记载,二人应是在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杀死后立即行动,从济北西行月余抵达长安。

济北(今山东)至长安直线距离约800里,需穿越王世充控制的河南地区。

因此二人选择绕道河北,经李神通控制的黎阳(窦建德势力边缘)进入关中。

时值李渊与王世充、窦建德三足鼎立,宇文士及携带的宇文化及残部情报(如江都兵变细节、山东军事部署)极具战略价值,故李渊特批唐朝属地州县,护卫宇文士及及其随众部众快通行。

数日后,当宇文士及、封德彝等人进入长安城,皇帝李渊亲自出宫迎接。

见到宇文士及风尘仆仆却神色坦然,李渊心中感慨,握着他的手说道:“士及,多年未见,今日重逢,实乃天意。”

宇文士及躬身行礼,语气诚恳:“陛下宽厚仁德,臣愿竭尽所能,为大唐效力。”

然而,当李渊见到封德彝时,眉头却微微皱起。

封德彝曾是隋朝重臣,却以谄媚巧诈闻名。

李渊深知其为人不忠,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厌恶。

他冷冷地看着封德彝,语气严厉的说道:“德彝,你身为隋室旧臣,却屡屡背主求荣,今日来降,又有何诚意?”

封德彝闻言,面色苍白,连忙跪地叩:“陛下明鉴,臣虽有过错,但愿以余生报效大唐,绝无二心!”

李渊冷哼一声,挥手命人将其带下,暂时安置于别院。

宇文士及因其妹为宫中昭仪,加之其本人德行才干出众,被授予上仪同之职。

李渊对他极为信任,常召其入宫议事。

宇文士及的妹妹是宇文昭仪。

她是唐高祖李渊的妃嫔之一,因其家族背景和自身才貌,深得李渊宠爱。

宇文昭仪在宫中地位较高,这也为宇文士及归顺唐朝后获得重用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宇文士及本人德行才干出众,加之其妹在宫中的地位,使得他在唐朝初年得以迅融入朝廷,并被授予上仪同之职,成为李渊信任的重臣之一。

一次,李渊问及天下治理之道,宇文士及从容答道:“陛下,治国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