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王世充认干娘策划洛水祥瑞背后的政治算计(2 / 5)

加入书签

不好直接拒绝。

她忽然轻笑道:&0t;将军年近而立,与我年纪仅差两岁,任我为母,岂不折煞?&0t;

王世充叩再拜,额头触地有声:&0t;太后明鉴,您与微臣虽年龄相仿,然太后乃隋朝皇太子遗孀,德配天地。

臣愿以母事之,朝夕侍奉。

&0t;他刻意加重&0t;太子遗孀&0t;四字,心中暗忖:这刘氏虽然年轻,但终究顶着太后名分,正可为我所用。

王世充为掌控洛阳兵权,以“拜干娘”

之名拉拢刘太后,试图借其身份巩固政治合法性,《资治通鉴》评价其当时行为“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然刘太后年龄与王世充相近,此举实属权宜之计。

王世充自认刘太后为“干娘”

后,便开始坚持每日上朝拜见皇泰主,虽然心中有鬼,表面上却依旧谦恭有礼,言辞恭敬,举止得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世充没多久便又露出了骄横之态。

他以太后“干儿子”

自居,时常留在紫薇宫中同用皇家御膳。

一次,他在宫中用膳后回到府中,突然感到腹中剧痛,随即大吐不止。

他脸色苍白,心中惊疑不定:“莫非有人下毒害我?”

他立刻召来心腹董濬,低声吩咐道:“去查清今日宫中饮食,是否有异样。”

董濬是河东郡(今山西运城)人,寒门出身,其父为地方小吏。

隋朝大业年间任洛阳城门校尉,因镇压民变有功,升任武卫郎将。

武德元年投靠王世充任左武卫大将军,掌握禁军,曾率军镇压洛阳周边叛乱,参与对抗李密的瓦岗军,同时负责监视皇泰主杨侗,后又参与策划王世充称帝事件,把守宫禁要地,搜捕反对势力。

他性格凶狠残暴,以严刑峻法着称,《旧唐书》评其&0t;性残暴,好杀戮&0t;。

但他对王世充死心塌地,拒绝李渊的招降。

武德四年洛阳城破,率残部死守宫城,城破被俘。

唐朝朝廷定其罪大恶极被处斩,家眷流放岭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其&0t;助纣为虐&0t;,成为隋末唐初典型的酷吏代表,其事迹亦被后世引为反面教材。

董濬领命而去,王世充则坐在榻上,心中翻涌着不安:“若是皇泰主暗中下手,我岂能坐以待毙?”

他越想越觉得宫中危机四伏,从此便借口身体不适,不再上朝拜见。

皇泰主得知王世充不再上朝,心中亦是忧虑重重。

他对身边的亲信卢楚之子卢承庆道:“王世充日渐骄横,如今连朝都不上了,显然是心怀不轨。

朕虽为天子,却无力制他,如之奈何?”

卢承庆低声道:“陛下,王世充手握兵权,朝中大臣多为其党羽,陛下若贸然行动,恐有不测。

不如暂且隐忍,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事。”

皇泰主叹了口气,道:“也只能如此了。”

他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朕听闻民间有僧人施舍衣物,救济穷人,颇得民心。

朕何不效仿,借此收拢人心?”

卢承庆点头道:“陛下英明!

此举既能安抚百姓,又能暗中培植势力,一举两得。”

于是,皇泰主命人从内库中取出大量彩色织物,制作幡旗花饰,又拿出各种服饰玩物,命令僧人散给穷人,以求福报。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称赞皇泰主仁德。

王世充得知此事,心中冷笑:“皇泰主此举,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他为了不让皇宫中的贵重物品流失,随即派张绩、董濬分别守卫紫微宫的章善门、显福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