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李密桃林兵变被杀实乃死于自身的羞耻心(3 / 8)
陈叔达更是直言:“李密素有枭雄之志,山东旧部十万之众,若使其重掌兵权,恐生肘腋之患。”
阶下谏议大夫魏徵正色道:“昔者韩信归汉,终遭未央之祸。
陛下岂不见宇文述旧事乎?”
李渊轻抚长须,目光扫过众臣,缓缓道:“卿等所虑,朕岂不知?然帝王之位,自有天命。
纵使李密有二心,也不过是蒿箭射蒿,终难成事。
今王世充盘踞洛阳,李密素有旧怨,若使二贼相争,我军便可坐收渔利。”
皇帝李渊深思熟虑后,决定派遣李密前往山东,去收拢那些还未归降的李密旧部。
命人将李密召入宫中,告知准予其招抚计划。
李密听闻此讯,心中既激动又忧虑,因为自己已另有打算,边伏地叩边向皇帝请求道:“此番前去任务艰巨,臣希望贾闰甫能与我一同前往。”
皇帝李渊沉吟片刻,见李密态度坚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又命人将贾闰甫召入宫来。
殿内焚着龙涎香,李渊命李密、贾闰甫两人一同登上御榻,这在当时是莫大的殊荣。
内侍奉上金樽美酒,李渊亲自为二人夹菜斟酒,语重心长道:&0t;朕与卿等共饮此杯,以示同心。
大丈夫一诺千金,朕既许卿东行,必不相负。
纵有朝臣反对,朕亦当力排众议,朕愿以真心相待,绝非他人能够离间我们君臣之情。
望卿等勿辜负朕的心意,建功立业,以报国恩。”
李密、贾闰甫闻言,赶紧跪拜受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李渊看二人神色,随即又命王伯当为副使,率精兵三千随行,并特赐李密御马&0t;飞白&0t;,以示恩宠。
李密与贾闰甫详装感动不已,连忙再次拜谢接受命令。
是夜,李密与王伯当密议于府中。
王伯当低声道:&0t;主公,李渊此举,名为重用,实为试探。
我等当如何应对?&0t;
李密凝视着案上的地图,手指划过潼关、桃林,沉声道:&0t;李渊欲使我与王世充两败俱伤,我岂能如他所愿?待出潼关,自有计较。
&0t;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一日,长安城外朔风凛冽,旌旗猎猎。
李密一行整装待,随行有贾闰甫、王伯当等心腹,以及三千精兵。
临行前,皇帝李渊特赐御酒,又命李密将半数部众留驻华州。
唐初的华州,即现今的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战略地位。
华州(古称郑国)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设立,当时称为华山郡,治所在郑县(即华州区)。
在华州的历史中,名称曾多次变更。
例如,唐武德年间一度改名为太州,但不久后又恢复为华州。
此外,华州还曾改名为华阴郡,但使用时间也不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华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华州。
唐初,华州辖郑县、华阴、下邽三县。
唐末,还曾短暂地将栎阳县划归华州,但时间很短。
华州位于长安以东180里,是关中地区的重要门户,东距洛阳670里,是唐代长安与洛阳之间驿道的必经之地。
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华州被称为“通化门前第一州”
。
由于华州地处关中军事要地,唐肃宗时期在此设立了镇国军节度使和潼关防御使,管辖华州和华州的军事事务,确保这一战略要地的安全。
华州在唐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华州也因此成为当时的文化重镇。
唐代许多着名诗人都曾吟咏过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