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唐王再次部署大格局隋炀帝为逃避现实欲迁都丹阳城(2 / 5)
多城池满是破败的景象,许多房屋的墙壁上满是战火焚烧的痕迹。
大街小巷弥漫着腐臭的气息,那是尸体无人掩埋而开始腐烂散出来的味道。
街边的乞丐们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他们蜷缩在墙角或者残垣断壁之下,眼神空洞地望着过往的人群。
寥寥几个摊贩还在勉强维持生计。
卖粮食的商贩面前放着为数不多的粟米,价格却高得惊人,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
偶尔有几个百姓路过,也只是无奈地摇头叹息,然后匆匆离开。
城外,农田大多处于荒废状态。
由于战乱,农民们或死或逃,没有了劳动力,土地只能荒着。
原本肥沃的田野里长满了杂草,一些野兔和野鸡在里面肆意穿梭。
大批的百姓拖家带口踏上逃亡之路。
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有的甚至只穿着单衣和草鞋。
道路上到处是逃亡的人群,人们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绝望。
这些百姓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有的朝着有军队保护的地方走去,希望能得到一片安身之所;有的则盲目地朝着南方或者其他方向奔逃。
一些小股匪盗团伙,仍然在中原大地横行霸道。
他们冲进村庄和城镇,抢夺百姓的财物,一些反抗的百姓被残忍地杀害,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和恐慌之中。
而身处江都(今江苏扬州)的隋炀帝杨广,得知李渊占领了长安又立孙子杨侑为帝,还改了年号,并强制自己退居二线成为了太上皇。
他对此好似并不在意,毕竟皇权还是在老杨家。
所以,他并没有积极的想办法收复失地,夺回皇位,而是继续沉沦于世,其荒淫程度丝毫不减,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他还命人重新修缮那本就宏伟壮丽的江都宫(又称隋宫),建成了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枫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等,这些宫殿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宫殿群,营建有一百多间精美的房舍。
每一间房舍皆被打造成一个奢华的小天地,里面摆满了来自天下的奇珍异宝、山珍海味等丰盛的贡品。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每一间房中都住着一位千娇百媚的美人。
炀帝定下规矩,每日让其中一位美人作为主人来侍奉自己。
江都郡丞赵元楷,是个善于阿谀奉承、极力迎合皇权的官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刻,他负责为这些酒池肉林般的宴席提供源源不断的酒食。
于是,每逢酒宴,隋炀帝杨广便与萧后以及那些备受宠爱的姬妾们,便开始了轮流宴饮、交杯换盏、纸醉金迷之旅。
杨广饮酒就如同喝水一般,酒杯几乎从不离手。
他的那些姬妾们,足有一千多人,也常常陪着炀帝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直至醉倒一片。
面对天下已经陷入了大乱的深渊,各地纷纷爆起义,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隋炀帝虽然身处江都,却也并非对这动荡的局势毫无察觉。
他的内心实际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每当退朝之后,他就卸去龙袍,头戴幅巾(幅巾,是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是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身穿朴素的短衣,手持拐杖,在宫苑中散步游览。
他会遍历每一座皇台宫馆,从清晨开始,一直到夜幕深沉才肯停止。
他的脚步匆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急切,仿佛要把这宫苑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刻进脑海里,唯恐遗漏了任何一处景致。
毕竟,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与这江都宫的繁华息息相关,一旦失去,便再无可能享受这般的荣华富贵。
杨广自身本就精通占候卜相之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自己的命运有着一种难以言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