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唐王李渊唯恐李密进驻洛阳城假意救援东都疯狂扩张领地(4 / 5)

加入书签

刀赴会,深入敌丛,展现了非凡的外交智慧和勇气。

他不仅在道义上令突厥无言,还对颉利可汗晓以利害,劝其早收兵马,遣使和好,最终带兵回去,消除了边境隐患。

唐高祖曾慰劳元璹说:“卿在虏庭,累载拘系,苏武弗之过也。”

这是极高的赞誉,说明郑元璹的外交才能和勇气堪比历史上的苏武和张骞。

郑元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也是一位深谙治军之法的将领。

他的事迹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此次郑元璹作为唐王政权的代表人物,被委以重任,从商州出,前去征讨南阳。

商州和洛州是李渊势力范围内比较靠近南阳的战略据点。

商州是今日的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商州在北魏时属洛州,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洛州置,因处古商於之地得名。

其治所设在今陕西商州市。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洛郡,这一变化对商州的名称和行政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日的商州是商洛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商州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也是现代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地区之一。

在出兵之前,郑元璹积极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

他从当地的仓库中调配了大量的粮食,包括粟米、小麦等,并且组织工匠打造和修理兵器,如刀剑、弓箭和攻城器具等。

同时,他还挑选了士兵,除了从本地招募的勇猛战士外,还有从关中调来的部分精锐部队。

这些士兵经过简单的训练后,集结在商州和洛州(洛阳)附近。

南阳位于商州的南方,两地相距约300公里。

郑元暃率领军队从商州出后,沿着丹水等河流的河谷地带向南进军。

这条路线相对比较隐蔽,并且可以借助河流解决部分饮水和运输问题。

在行军过程中,郑元暃的军队遇到了一些隋朝地方守军的抵抗。

在接近南阳时,附近的一些小城池,守军试图阻止唐军的推进。

郑元暃采用了先礼后兵的策略,先派人劝降,遭到拒绝后便动强攻。

他的军队利用攻城器具,如云梯等攀爬城墙,同时派遣弓箭手在城下掩护。

经过激烈的战斗,唐军逐渐攻克了这些小城池。

最终,郑元暃成功地攻取了南阳。

南阳的攻克为唐军在南方的进一步扩张打开了局面。

李渊的势力开始向南延伸,并且在南阳地区建立了有效的统治秩序。

郑元暃在南阳进行了安抚百姓、征集物资等活动,并且将南阳作为进一步向南进攻的基地。

另一路唐军在马元规的率领下,也是从商洛出,距安陆约二百公里。

马元规大军迅南下,攻占安陆后,以安陆为大本营,开始步步为营,消除安陆周边的隋朝势力。

之后,马元规继续率领军队向荆州方向推进。

荆州位于安陆的西南方向,两地相距大约二百九十公里。

在行军过程中,马元规的军队沿着汉水前行。

由于汉水的水路运输较为便利,马元规利用船只运输粮草和士兵。

然而,隋军在汉水的一些渡口和据点设防,在行军途中隋朝将领率领的地方军队不时阻击和骚扰唐军。

马元规果断指挥军队进行强渡作战,他的士兵乘坐小船,在盾牌的掩护下,逐渐突破了隋军的防线。

到达荆州城下后,马元规再次面临巨大的挑战。

荆州城城墙高大坚固,且城内守军众多。

马元规先对荆州城进行了侦察,了解城墙的结构、守军的数量和分布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