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唐王李渊捷报频传林士弘疑心生祸被萧铣窃取豫章(3 / 5)

加入书签

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豫章郡,设立洪州总管府,府治仍在南昌。

隋炀帝大业初年,洪州又改为豫章郡,但很快又改为洪州,以豫章县为郡治(相当于市政府所在地)。

豫章郡是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士弘势力范围。

林士弘出生于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以豪迈爽直、武艺群且富有谋略着称。

大业十二年(616年),他随同乡操师乞率众起义,任大将军,攻占豫章郡(今江西南昌)。

在操师乞战死後,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众至十余万。

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

清代方志界(指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学者曾评价林士弘:“赵佗、李弁庶乎近之,但享国未久耳。

然崛起一方,得保领,而紫阳纲目无贬辞,视项羽、陈友谅有加焉!”

清代学者认为:林士弘在崛起一方、保持领地位方面与赵佗、李弁相似,但他们的政权存在时间都不长。

尽管林士弘的政权同样短暂,但在《紫阳纲目》中作者对他给予了较高评价,甚至过项羽、陈友谅,这表明学者认为林士弘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或正面贡献。

林士弘领导的起义军对隋朝的灭亡有着直接的影响。

他的起义不仅加剧了隋末的社会动荡,也削弱了隋朝在南方的统治力量。

张善安想去投靠林士弘,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因为林士弘对张善安的投靠感到惊疑不定,害怕引狼入室,因此没有接纳张善安入城,而是将其安置在城东的南塘下扎营,以观其变。

林士弘的怀疑和敷衍,让张善安心生不满,于是便暗中策划攻城。

他趁林士弘不备,突然动袭击,成功打败了林士弘派出的军队,并纵火焚烧了豫章城外城,随后扬长而去。

林士弘遭受重创后,立即安排留守人员在豫章城修复重建城池,安抚百姓,自己不得不将率主力迁居南康。

南康古时位于今日的江西省赣州市西南。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

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

赣州形成行政区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历史上曾设置多个行政机构,如庐陵南部都尉、南康郡等。

赣州是江西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世界钨都”

和“稀土王国。

而且赣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通天岩、赣州方特东方欲晓等。

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无论是对于寻求历史文化的游客,还是热爱自然风光的旅行者,都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理想目的地。

林士弘刚率主力将基地迁至南康,驻扎在岳州的萧铣听说豫章基本是座空城后,便趁机立即派遣其得力将领苏胡儿率军袭击豫章。

岳州位于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

岳阳市,古称“巴陵”

、“岳州”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怀抱洞庭湖,北依长江,南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一个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岳阳市下辖3个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岳阳市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江南岸,素称“湘北门户”

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丘岗与盆地相穿插,平原与湖泊犬牙交错。

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向洞庭湖盆地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