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世充二次攻打李密再失利翟让因自负死于双十一(3 / 8)

加入书签

世充逃回河阳,李密未下达追击命令,而是率领瓦岗军返回了洛口仓,让大军进行休整。

翟让此时虽然不再是一把手,但其在军中的威望依然很高,他所到之处,无论是训练场地还是营帐之中,士兵们都恭敬地行礼问候。

他的司马王儒信洞悉这一切,便劝说翟让自己称大冢宰,总揽各项事务,以此来夺取李密的权力。

在隋朝,大冢宰的职能被纳入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三省长官共同构成宰相集团,共同执掌国家大权。

此处王儒信暗指让翟让在瓦岗军中担任宰相职务,从而与李密争权夺利,重新掌管瓦岗军。

夜晚,王儒信悄悄进入翟让府中,昏暗的书房中,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布壁上晃动,仿佛也在预示着不安定的局势。

王儒信一脸急切又带着几分隐秘的兴奋,凑近翟让说道:“将军啊,您看如今这局面,您虽然暂时居于李密之下,但您在军中的威望是不可忽视的啊。

只要您称大冢宰,将各项事务总揽于手中,这大权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李密又能奈何您?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将军可不能错过。”

翟让并未听从王儒信的建议,他深知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尚未达到与李密抗衡的地步。

翟让坐在书案后面,微微皱起眉头,他的目光中透着犹豫之色。

他深知王儒信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不及李密目前所掌控的力量。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君言差矣。

我翟让虽然有些许威望,但如今的李密,他智谋群,在军事决策上屡屡站为上风,手下又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还有诸多贤才归附。

我与他的实力差距尚远,此时若是妄图夺取大权,恐怕只会引火烧身,让瓦岗军陷入内乱的深渊。

这是万万不可为的事情啊。”

翟让的哥哥柱国荥阳公翟弘,是个莽撞而又粗鄙愚蠢之人。

他听闻翟让拒绝了这个看似能让他们兄弟一步登天的建议后,找到翟让,脸上带着一种莫名的傲慢,大声说道:“兄弟,你可真是太过谨慎了。

这天子的位置,本就应该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想那昔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这个位置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如今这等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却退缩了,还想着与他人分享功劳。

你若不取,我自当取而代之!

我可不像你这般谨小慎微,畏畏尾。”

翟让听后,心中泛起一丝无奈与苦笑。

他看着自己这个鲁莽的哥哥,明白他根本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

但他也并未生气,只是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似乎带着一种对哥哥天真想法的不屑与宽容。

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兄长,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这背后的危险。

如今我们瓦岗军正处于展的关键时期,内部需要团结,外部又面临着众多强大敌人的威胁。

若是因争夺权力而内乱,只会让敌人坐收渔翁之利啊。”

然而,李密却对翟弘的言论深感厌恶,他认为翟让兄弟二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心中不由暗道:“翟家兄弟的心思根本不在如何对抗隋朝,而是在这权力的争夺上。

若不早早防范,日后必成大患!”

在当时的局势下,隋朝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仍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根基。

各地起义军林立,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瓦岗军若想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内部团结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翟让兄弟与李密之间微妙的关系,却如同隐藏在坚固城墙中的一道裂缝,一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