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从晋阳到龙门李渊为了小目标开启了改写历史的大门(4 / 5)
>
而且合阳的美食种类多样,口味独特,尤其是合阳的农家菜,色香味俱全。
推荐尝试合阳的辣子豆腐、踅面、羊肉糊饽等地道美食。
合阳县不仅是一个经济展迅的县城,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还是美食文化,合阳县都值得读者朋友们去探索和体验。
任瑰认为,通过攻打韩城和逼近合阳,可以迅占领永丰仓,进而占据长安,从而稳定关中局势。
永丰仓位于今日陕西省大荔县境,作为当时京师长安附近的重要粮仓,不仅是一个粮食储备基地,也是中国历史上粮食管理和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和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粮食储备和调配的智慧。
永丰仓旧址位于西安西仓南巷,现已成为“西仓市集文创公园”
,成为西安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永丰仓在隋末的杨玄感、李渊起兵事件中均挥了重要作用。
李渊接受了任瑰的建议,计划分兵攻打河东,封任瑰为银青光禄大夫,让他写信招抚孙华等人,并负责游说关中豪杰。
自己则督率大军转赴壶口。
这一策略最终帮助李渊迅占领了关中地区,为唐朝的建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任瑰的建议不仅展示了他的战略眼光,也为李渊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支持,对李渊的军事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渊大军到达壶口后,准备渡过黄河。
隋朝的壶口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是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
闻名中外壶口瀑布便在这里,位于今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和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之间,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壶口是连接山西和陕西的重要通道,唐高祖李渊在占领绛郡(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后,选择绕过隋朝名将屈突通重兵把守的河东,向壶口前进,准备从壶口下游的禹门口西渡黄河。
沿岸百姓早已听闻,积极主动献上船只百余艘,李渊深为感动,当即分配置于水师。
这时,收到招抚信件的孙华赶忙过河来见李渊,李渊看到孙华来了,非常高兴,说道:“孙华来了,我的事情就能成功了。”
李渊与孙华手拉手交谈了很久,并未因孙华是贼寇小瞧于他,而是鼓励并夸赞他的才能,然后任命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待取得冯翊后,继任冯翊太守,并让他统领自己的部下加入义军,其部下立下军功的,委托孙华自行封官赏赐。
孙华很是感激,当场表态愿意做先锋,引军渡河。
李渊于是派偏师(指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先渡河,又封任瑰为招慰大使,让他去劝抚河西未归降的郡县和守城官员,向他们说明利害关系,尽快归降。
自此,李渊在公元617年七月十五日于晋阳城乾阳门吹响反隋的号角起义兵,至617年八月十五日义军兵至龙门(今山西河津),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位未来的唐高祖已经带领他的义军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
李渊的义军,自出乾阳门,便如同燎原之火,沿途不断有民众响应参军,还有一些地方势力和小股武装归附,使得兵力得到了显着的扩充,迅壮大,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民心所向的生动体现。
李渊起兵之初,便布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这篇檄文如同一把锋利的匕,直指隋炀帝的昏庸和暴政。
我们前几章描绘的隋朝末年的惨状,正是当时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饥荒、瘟疫、无休止的征战,这些沉重的负担压得百姓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