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李渊欲退晋阳城敦煌公力劝勇夺霍邑城(2 / 3)
李渊看着李世民,笑着说:“看来我的成败都掌握在你手里了。
你就去吧,我相信你。”
于是,李渊叫来李建成和李世民连夜出,去追赶已经出的左军。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将部队追回,避免了可能生的另一种结局。
进入八月,沈叔安将粮食运来,天公亦作美,雾霭渐散,云彩消退,日光洒下。
李渊命将士晒晾铠甲,整饬军械,绕行山脚,避开泥泞之路,抵达霍邑城下。
宋老生始终坚守城门,不肯出城应战。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带领数十骑精锐骑兵来到城下,挥鞭指挥义军前军,佯作要围城之势,并命军士辱骂宋老生。
宋老生愤怒不已,实在难以忍受,遂率领三万大军出城迎敌。
李渊率领数百骑精兵迅赶到,见宋老生出城列阵,便命殷开山催促后军急增援。
大军很快抵达战场,李渊本打算让将士们先稍作进食再展开决战。
李世民却谏言道:“敌军已然出城,我等当立即起进攻,先将其消灭再进食不迟!”
于是,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布阵,李世民则在城南列阵,引诱城内隋军从东门冲出。
李渊与李建成率部迎头截击,隋军亦十分勇猛,蜂拥而上,一度将李渊的大军逼退数丈。
此时,柴绍率精兵千余冲入阵中,指挥将士奋力反扑,义军方才勉强稳住阵脚。
宋老生再度率兵从南门杀出,直扑城东,企图夹击李渊大军。
此刻,李世民正在南边待战,见此情形,他连忙与军头段雄自高处冲下,直击宋老生后方,宋老生无奈,只得回马与李世民交战。
段雄,字志玄,出生于武威郡姑臧县,随父亲客居太原,少年时以勇敢着称,是唐朝时期的着名将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位。
段志玄参与了晋阳起兵,隶属于秦王李世民部下,后曾擒获屈突通,平定王世充,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拥戴李世民即位,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段志玄晚年担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征讨吐谷浑。
贞观十六年(642年),段志玄病逝,享年四十五岁,被追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忠壮,段志玄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重用,段志玄以其勇猛和忠诚着称,李世民曾称赞他过周亚夫(西汉时期的着名将军),是真正的将军。
此刻,李世民手握两把大刀,奋勇当先,左砍右劈,一连击杀数十人,身上血迹斑斑,双刀皆卷刃,旋即换刀继续杀敌。
段志玄等人紧随其后,奋力搏杀,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使得隋军溃散奔逃,人仰马翻。
李世民令士兵高呼:“宋老生已被擒获!
隋军投降!”
此时,城东的隋军正在与李渊的大军混战,胜负未分。
忽闻主将宋老生被擒,隋兵慌忙向城中退兵。
李渊乘势率义军紧逼猛杀,隋兵很快退回城中,紧闭城门,唯余宋老生一支孤军进退维谷。
欲退南门时,却遭到李世民拦截,欲退东门,又被李渊与李建成挡住。
两路义军向宋老生围拢,宋老生自忖大势已去,下马欲投水自尽,这时,刘弘基策马而至,挥刀将宋老生斩为两段。
宋老生的部众也皆命丧黄泉,尸体绵延数里。
宋老生虽然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但在战略决策上存在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死亡。
他的故事在《兴唐传》等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传播,成为隋末唐初历史的一部分。
宋老生在历史上被视为隋朝末年一位较为顽强的抵抗者,他的坚守和勇敢作战体现了古代军官的职业操守和战斗精神。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