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李密下血本重新夺得回洛仓李渊则好事成双喜获良将(2 / 3)

加入书签

的支持,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突厥可汗在信中承诺,将出兵助力李渊义军进攻关中。

李渊看过书信后,自是十分高兴,起身频频敬酒,向突厥使臣致谢。

至于这一千匹战马,康鞘利告诉李渊,并不是白送给他使用的,而是要卖给唐军,不过数量可以随意选择,这份“诚意”

让李渊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在选择马匹时,李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只购买了其中的一半,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众将都感到惊讶。

这时,有城中的贵族义士找到李渊,提出要用自己的私钱购买剩下的战马,供于义军使用。

李渊深受感激,紧握义士双手,说道:“您的心意我领了。

只是这胡人卖马是为了贪图利益,他们日后还会不断地来。

如果我们现在把所有的马都买下来,到时候他们可能会提高价格,甚至不会再卖给我们。

我之所以少买一些,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我们目前的困境和财政紧缺,另一方面我会派人再和胡人周旋,先赊账购买剩下的一半战马,你们放心吧。”

李渊的话语中透露出他的深思熟虑和对未来的规划。

他知道,只有通过这样的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自己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李渊在赠礼环节,毫不吝啬地送给了康鞘利等人非常丰厚的礼物,并悄悄贿赂于康鞘利个人一些贵重珠宝。

李渊明白,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进一步巩固与突厥的关系,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

突厥使臣走后不久,李渊又得一送上门的好事。

六月二十一日,在灵寿县落草为寇的贼郗士陵带领千余人马前来投诚。

灵寿县,隶属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中部东侧,河北省西部,东邻行唐县,东南与正定县毗连,南与鹿泉区隔滹沱河相望,西同平山县接壤,西北隅与平山县、阜平县及山西省五台县接境。

这郗士陵落草为寇,本也是无奈之举。

生逢乱世,家中无粮,又逢贪官污吏,被逼无奈之下,纠集了数千之众,在灵寿县占山为王。

他虽为贼寇,但却有着一颗尚存良知的心,只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求得生存。

灵寿县位于晋阳城的东北方向,相距300公里。

远在灵寿县的郗士陵听说晋阳城的李渊举义旗起事伐隋,且义军纪律严明,深得民心,与之前的隋朝官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郗士陵心中便生出一丝向往。

郗士陵心想,若能投靠李渊这样的明主,不再为贼寇之名所累,一旦事成,还可光宗耀祖。

于是,他便和部下商议带着自己的数千兄弟投靠李渊义军。

李渊听闻有数千人马前来投靠,心中也是十分高兴。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兵力越多越好,但这些新投降的人马能否为己所用,还得看这些人是否真心归附。

李渊亲自带领众将官,立刻前往城门处迎接。

当郗士陵来到李渊面前时,李渊仔细打量着他。

只见郗士陵身材魁梧,面容刚毅,虽然穿着有些破旧,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

李渊心中一动,觉得此人定非池中之物。

李渊迎上前去,紧握对方双手,微笑着说道:“郗将军,你如今率领众兄弟前来,本官心中甚是欣慰。

只是不知你这数千兄弟,是否皆能听从调遣?”

郗士陵恭敬地回答道:“大将军,末将深知,如今世道混乱,百姓受苦。

末将等人虽曾落草为寇,但心中也渴望能为百姓做些好事。

末将今日率众兄弟前来,便是真心归附将军,愿随将军征战沙场,唯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