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渊反杀王威高君雅扫清障碍准备起义兵(5 / 6)
渊来到议事堂,邀请王威和高君雅一同商议要事。
众人刚刚依序坐定,突然,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匆匆赶来。
刘政会,滑州胙城(今河南省滑县牛屯镇)人,是唐朝初年的重要大臣,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大业年间担任太原鹰扬府司马,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刘政会为其部下,参与了李渊起兵反隋的密谋,并在李渊起兵后担任大将军府户曹参军。
唐朝建立后,刘政会被任命为卫尉少卿,留守晋阳,负责经营后方根据地,对内抚慰军士,对外安抚外族。
武德二年,刘武周进攻晋阳,刘政会被俘,但忠心不屈,暗中向李渊提供敌方军情。
贞观初年,刘政会改任洪州都督,贞观九年(635年)因病去世,追赠民部尚书,谥号“襄”
。
只见刘政会神色严肃,手中紧握着一封告密信,声称要呈交李渊审阅。
李渊见状,便示意王威去接过密信。
然而,刘政会却立刻制止了王威,态度坚决地说道:“唐公,我此次前来,所要告之人正是副留守王威以及高君雅二人。
因此,这封密信唯有唐公您才能亲自查阅,还请唐公明察。”
李渊闻言,装出一副十分惊讶的样子,眉头微微一皱,怒道:“不得胡说,王威、高君雅乃是朝廷重臣,又是本府班子成员,对我工作更是倾全力支持,若要诬告,定当治你重罪!”
于是,李渊亲自接过刘政会手中的密信,开始仔细审阅起来。
只见信上写着:“副留守王威、高君雅暗地里引突厥来攻城”
等话。
李渊立刻把信甩给王威,显得很不高兴。
王威还没看完,就捋起袖子,大声骂道:“你这奸人,竟敢来诬陷我们二人?”
李渊冷笑一声,说道:“叛徒不叛徒,问问你们两人就知道了,来人,将此二人拿下!”
王威和高君雅意识到事情不妙,立马一起往外面跑去。
可是,他们才刚刚踏出门口,就被军兵团团围住,紧接着就被捆绑得严严实实。
原来,李世民早已指挥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三人做好准备,只待二人跳入埋伏。
将王威和高君雅擒获后,李渊命人将他们投入了大牢严加看守。
无巧不成书,两天之后,果然有数万突厥兵马前来攻打晋阳。
李渊多年来与突厥军多有交锋,对突厥军队的作战风格、战术特点颇为了解。
他深知突厥军擅长勇猛冲击,却在谋略运用方面有所欠缺。
于是,李渊命令裴寂等人分别埋伏起来,并且大开四面城门,城头上不插旗帜,士兵也不许向外探头,更不许出任何声响,故意营造出太原城毫无防备的假象,以此确保城内城外道路畅通。
突厥兵一路冲进外城之后,看到内城城门大开着,都十分诧异,彼此对视,心中满是疑虑。
喧闹了一阵子后,突厥兵竟然选择出城离去,殊不知这是中了李渊的“空城计”
。
那么,突厥兵为何没敢进入内城呢?要知道,在战场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突厥兵担心内城之中早已布下埋伏,就等着他们进入这个陷阱,好来一场关门打狗的战斗。
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稍一疏忽就可能全军覆没,遭受惨重的损失。
所以,他们只是抢掠了一番,就急急忙忙地撤军退去了。
突厥兵退后,李渊命人将王威和高君雅五花大绑地带到闹市,对军兵和百姓们说:“就是这二人把突厥兵招来的,你们觉得他们该杀吗?”
百姓们信以为真,纷纷高呼该杀。
李渊见状,一声令下,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随即滚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