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家府邸卧真龙无名书生道破玄机(3 / 4)

加入书签

将来必定会有非凡的成就。

因此,窦氏对李世民格外怜爱,视若珍宝。

龙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吉祥、力量和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龙被认为是掌管自然界的神灵,能够带来风调雨顺,因此与皇权紧密相关。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常常自称为“真龙天子”

,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于李世民出生时有真龙出现之事,前文我们多次说过,这是野史、演绎等着作中常用的夸张写法,但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

例如,汉高祖刘邦就被传说为龙的后代,出生时伴有龙的出现。

这些故事往往被用来彰显帝王的非凡出身和天命所归。

在现代科学视角下,真龙并不存在,这些关于龙的故事更多反映了古人对帝王神秘化和理想化的崇拜。

它们作为我们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但不应被视为历史事实。

因此,在欣赏这些故事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思考,同时也要理解它们所蕴含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深厚文化的内涵。

时光荏苒,转眼间李世民已经四岁。

有一天,一位云游四方的书生来到李府门前。

这位书生自称精通相术,能洞察人世间的吉凶祸福。

他请求一见李渊及其孩子们。

李渊见这位书生气度不凡,便欣然应允,叫来孩子们站成一排。

书生端详着李渊的面相,又逐一审视了他的儿子们。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李世民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异的光芒。

“此子非同小可!”

书生赞叹道,“他额头宽广,鼻梁高耸,目光深邃而坚定,乃是出将入相之福兆。

他日必将大富大贵,且能在二十岁之前济世安民。”

李渊听闻此言,心中大喜过望,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天大的辉煌。

然而,他又担心“济世安民”

这番话会泄露天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他派人四处追查书生的下落,想要询问更多的细节(另一说法是要追杀书生)。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书生仿佛人间蒸了一般,无影无踪。

李渊派人四处打听,却始终找不到任何线索。

最终,他只能感叹这位书生或许真的是神仙下凡,来人间传达天意。

随后,李渊采用了书生“济世安民”

之中的世和民两字来为李世民取名。

他希望这个寓意深远的名字能够激励李世民不断努力,最终实现这个预言,成为一代明君,为天下苍生带来和平与繁荣。

关于李世民四岁时无名书生给他看相的事件,《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均有提到。

李世民四岁时,确实有一个自称会看相的书生来到李渊家,对李渊及其儿子李世民进行了高度称赞,称赞李渊绝对是贵人之像,并且有贵子。

见到李世民时夸赞其有龙凤的姿质和日月的仪表,到二十岁必定能济世安民。

结合前章“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等谶语之说,也能前后对应,只是这个莫须有的预言,已经将李渊父子推向了风口浪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命运。

说到此,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相师和无名书生,是否就是此部作品开篇我们提及的潜伏于历史角落暗处的无间行者之一呢?又或是他们就是在封建统治者身上施以魔咒之人呢?

我们再说回李渊,正在府堂内坐立不安,几日来他也在思量着是否救驾之事。

考虑到受困于雁门关的隋炀帝杨广已传檄天下,召集天下臣民救驾,若自己此时没有采取一点行动,毫无作为,这小心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