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2 / 3)
>
陪嫁的大宗物件很多,一色红木描金的床屏柜橱桌椅,都是二爷府邸积年收集的最上等木料,因为嫁妆里家具的品类齐全,数目庞大,当时没能凑齐一整套的紫檀,就全用了名贵的鸡翅红木,贾氏为了补偿,在制作工艺上花了大本钱,一整套家具全部用最精细的雕刻功夫,最灿烂的描金技艺,对一家百年红木老店来说,也是数年难遇的一笔大生意,就这一套陪嫁也丝毫不输紫檀贵重了。
雅颂在常年哥大婚之前就坚持不要家里在她的婚事上太破费,因为贾氏还为她准备了十来顷上等水田和七八爿铺子作为陪嫁,亩百为顷,这些都被自己带去婆家以后,就都和二爷府没有关系了,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呢,薛姨娘的雅清将来出嫁,母亲也少不了贴补厚厚的一份才行,雅颂不愿给家里添太多负担,自己毕竟嫁的是候府世子,这辈子到了底都是富贵无忧的一生。
可贾氏觉得不安,这个女儿是在她和二爷伉俪情深时出生的,即便夫妻后来生分,二爷也最疼这个女儿,多年来不曾有丝毫冷落,所以无论贾氏如何讲究铺张,二爷一概支持,谁都不能啰嗦一句,所以最后在嫁金这块,也足足陪嫁有五六千两银子,还加上贾氏其它的许多贵重首饰和摆设等物。
若非成国公李氏一脉开国元勋,世代显赫富贵,就雅颂这套陪嫁,比之一般公爵府的嫡小姐规格,不知丰厚出多少,当然,和将来大伯父家的是不能比的,且不说家底,他家女孩这一辈分的目前就只有那一个,想来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了,老少两代媳妇那个个都是带足嫁妆进府的,至于雅俗的嫁妆,据说她一岁的时候大伯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话说这边陈夫人的兄长偶然得到一块极品的羊脂玉籽料,想着没见外甥女戴过玉锁,而且雅俗生日也快到了,就给妹妹这边送来了,陈夫人于是请了古匠天工里的当家玉雕大师,亲手雕琢了一块玉锁,锁身镂刻精致的云水纹图案,左右各雕一条栩栩如生的螭龙,整块玉锁温润典雅,乃是玉雕中的极品,当玉锁成品送到陈夫人手中后,即便是富贵如陈夫人这般,也惊叹哥哥出手不凡,再配上一个提前在庙里开过光的赤金盘螭九节项圈,整个物事简直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珍奇。
当然为了配上这块玉,陈夫人特意从京中有百年历史的著名蜀锦蜀绣老店——蜀中风华,为孩子定做了一套衣服,上衣的料子是陈夫人自己出的,玫瑰紫色的织金缂丝,一寸缂丝一寸金,托蜀锦店绣娘的巧手配上一些蜀锦蜀缎,做一身琵琶袖圆领小短袍,配上缃色缎蜀绣芍药锦鸡裙,还有一双点缀许多珠宝的蜀绣花卉草虫小鞋子,戴上玉锁,再用蜀缎扎两个小发包,实在是可爱极了。
陈夫人是带着这身穿戴的雅俗去参加的雅颂婚礼,雅颂大婚前几日,不算陪嫁的田地铺子去,二爷府满院里也摆满足足一百二十八抬嫁妆,每一抬妆奁都满满当当,由扎着红绸的喜庆汉子陆陆续续的抬进温靖侯府,候府那边有伴娘预备着铺陈。
大婚当日,阖府喜庆,新郎官是温靖候世子曹和冲,现任职五城兵马指挥司正七品副指挥,年轻英武,气度不凡,虽说样貌上未必与雅颂相称,但气质上是很搭调的,看新郎官春风满面的样子,知他之前见过雅颂几面,想必是很喜欢雅颂的,所以今日才会如此这般高兴,两家门当户对,也确实是天作之合。
大婚当日按照习俗要哭嫁,贾氏盼着这一天也怕着这一天,雅颂穿戴凤冠霞帔装扮整齐后坐在床上,等候花轿的迎接,屋里的大宗物件具已抬走,大伯母和三婶子及三家女眷都在屋里,准备相送大姐儿,贾氏对女儿反复叮嘱,让她孝顺公婆,体贴相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就写信告诉家人,说到后来说不下去了,想起了二爷新婚时的温柔和后来的改变,贾氏万千滋味涌上心头,盼着女儿得到幸福,也怕女儿和自己一样遇到后来那些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