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外的消息难得一见的文物(2 / 3)

加入书签

感意外,“文物修复?”

文物修复是华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一门极难掌握的手艺。

只有多年来沉浸在研究文物鉴定修复领域的专家,才有文物修复的本事。

这也是精细活儿。

有的活儿细如发丝,没点基本功根本修复不了。

“没错,有几件瓷器需要修复,最关键的是釉,要专门调配,我们调配不出来。”

“有几个小地方需要补漆,所以想请你过来看看,有没有修复的把握。”

冯新阳又是说道。

“好,没问题,我过两天会京都,就过去看看。”

秦飞立刻答应下来。

他对故宫的古董很感兴趣。

如果能修复出来,未变不是一件好事。

挂了电话后,秦飞还觉得有些兴奋。

“宋朝的物件啊,好久没看到过了。”

他轻声喃喃。

若说他对哪个朝代的物件最感兴趣,那一定是宋朝了。

只是可惜,好一点的宋朝文物都不允许买卖,被发现就是牢底坐穿。

普通的物件还是可以买卖的,而且也不贵。

比如宋朝的钱币,北宋的时候印了大量的铜钱留存下来,现在买一枚也就几千块。

当然,也看钱币的出处,有的比较稀有的钱币还是能卖到几万块的。

但秦飞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接下来的日子,秦飞在锦德镇陪了陪老人,又去学校看了一次秦果,期间烧出两件转心瓶,还有五件汝窑瓷,两件斗彩瓷。

这些瓷器都交给花海瓷器厂买卖,按照秦飞现在的身价。

转心瓶的价格在五百万以上,汝窑瓷和斗彩瓷的价格都上了百万。

他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瓷器领域的天花板。

瓷器底部有了他的落款,瓷器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就这么过了几日,又是一年冬天。

秦飞来到故宫博物院,冯新阳亲自来迎接他。

两人也不废话,客套几句后,直奔着储存文物的宫殿而去。

所有的瓷器文物都在恒温的密闭房间保存,尽可能减少时间对文物的消磨。

有两个故宫的博士生学徒跟着,还有一位文物修复的老教授也跟着一起。

一行人进入储藏间,管理人员把要修复的文物取了出来。

一个葵瓣洗、一件旋纹瓶,一件冰裂纹盏托。

秦飞看向这三件文物。

一时之间,那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千年的时光在他的面前汹涌而过,让他觉得这一切都有些不真实。

是宋朝的文物没错。

盏托出自汝窑,颜色正是天青。

秦飞戴上无菌手套,捧起盏托,小心翼翼的打量着。

这件盏托是民间工艺,也是民间上好的汝瓷工艺。

能流传到现在,属实不容易。

另外两件是宋朝官窑的作品,秦飞虽说是汝窑出身,但毕竟在将作监任职,和宋朝官窑之间关系密切,也曾亲自烧制过官窑,对宋官窑了解颇深。

这些瓷器,表面都有些磕碰,釉色剥落了一点,破坏了它们本来的美感。

秦飞看着这些饱经沧桑的文物,心里一阵感慨,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们修复好,让它们重见天日。

“秦大师,怎么样,它们的釉浆能调配出来吗?”

“我们把你的瓷母和宋朝文物做过对比,其上的汝窑和官窑区域,和文物的釉色表现是一致的,所以才会劳烦你来看看。”

冯新阳关切问道。

秦飞烧制的瓷母,其中包含着汝窑和官窑的区域。

博物院的教授在欣赏瓷母的时候发现,瓷母和破损文物的釉色表现的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