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张楠楠的考虑(2 / 3)
。
她内心希望,凭借陆阳出色的投资眼光和运作能力,或许能够盘活这家证券公司,为林家带来更大的价值。
对于张楠楠这样的家族资产掌控者而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她之所以主动提议让陆阳与林家进行深度合作,其动机是双重的。
一方面,是出于对陆阳的善意,希望帮助这位她颇为看好的年轻人规避潜在的政策风险。
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核心的一点,是她坚信陆阳的投资能力能够为林家控股的这家证券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收益。
在她看来,只有将双方的利益深度绑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合作关系才能稳固和长久。
然而,陆阳报出的十亿人民币的资金规模,远远超出了她最初的预期,使得她原本设想的简单入股方案变得不再可行。
林家的小券商根本无力消化如此庞大的资本注入。
至于通过人为抬高证券公司估值来匹配陆阳资金的想法,张楠楠并非没有考虑过。
但她深知陆阳精明过人,绝非易于糊弄之辈,这种不切实际的方案一眼就会被看穿,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
因此,她略作权衡后,决定采取坦诚的策略,将实际情况和盘托出,把选择权交还给陆阳,看看这位年轻人会如何应对这个难题。
陆阳听完张楠楠的解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仅仅是为了操作一两个亿的资金而大费周章地借助券商通道,对他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完全得不偿失。
他宁愿将这份精力投入到其他更有效益的项目上去。
A股的机会固然诱人,但若规模太小,则不足以让他心动。
经过快速而缜密的思考,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方案在陆阳脑中形成。
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探询和诚意,向张楠楠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
“张阿姨,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我想请问一下,林家有没有考虑过对这家证券公司进行大幅度的增资扩股呢?”
他继续阐述道:“我的设想是,由我们双方共同对这家券商进行增资。”
“比如,林家可以注入一部分资金以保持控股地位和主导权,而我也投入一部分资金。”
“增资完成后,我可以获得相应的股权,但公司的控制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林家手中。”
“在此基础上,我可以主导或深度参与证券公司自营盘的投资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