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略有遗憾(3 / 4)

加入书签

营权,这也是为什么中海和惠城目前的快递业无法跨省扩张的原因,这也就给了榕城本土的快递业成长的空间。

    当然,也仅仅限于这个时候。

    张晨想着如果赵韬想要进入快递业,还别说,千禧年的这个时期正是最好的时间。再往后一点,很快那些更有实力更有规模优势的名公司就把分店开过来了,那时候再打,势必会困难许多。

    “最后,想一个响亮点的名字。你需要我投资吗?”

    “我刚刚搞了网吧,其实也欠着一些钱,现在的盈利还不足以回本……所以如果要做这个,确实需要一些起步资金,你能投多少?”

    张晨理解,赵韬为了攒起网吧,倒也到处找过人入股,譬如王烁伟就拿压岁钱入了股。他肯定也借了不少,现在如果说要搞快递,也需要钱。

    汽车,摩托车,这些能够提供“当日达”的这些用具,就是快递业的保障。

    “先做同城运输,我给你投三十万,我占股百分之二十。你觉得……可不可以?你可以考虑一下,之后再给我回复。”

    张晨给赵韬提供的建议,如果自己入股进来,当然好,他几乎可以预见到未来前景。但快递并不是一个金融型的公司,而是一个确实累死累活的实业,在这种实业基础上,张晨并不打算投身其中,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入20%的股差不多了,真的要划走一半,可能会导致离心离德。

    当然,如果赵韬的快递做起来发展壮大了,未来在每一个机遇点,也是还有进入机会的,这点倒是不着急。

    而且最重要的,这件事也要赵韬权衡考虑清楚,张晨不会强势入股拿走他的份额,以避免两人间未来产生什么裂痕,毕竟整个公司的操持都是他。

    而话说回来,投资无非也就是投资一个信得过的人。

    赵韬在那边考虑了三天后,最后给张晨打来了电话。

    “张晨老弟,我想好了。”

    “想好我确定入股了?”

    “我想好名字了!入股的事,你当时说了我其实就同意了。”

    “所以你反倒是名字想了三天?”

    “对头!”

    张晨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了,看来混社会的人首要的都是要有个霸气的旗帜,就问:“那叫什么?”

    “盛丰!这个名字既热烈,又有丰盛,壮大的意义。我查了各种资料,最后还是觉得这个好!”

    2000年的8月,盛丰这个名字,就这么定下了。

    和赵韬忙完这一阵,张晨回过头来,才发现暑假就这么过去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