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午膳后,姜瑜见卫麦似有心事,想着这人好歹是她老师,以后朝堂上有事还要靠他帮忙。

便拉着他去荷花池看看造纸进程,权当散心了。

“蠢奴,快,用力捣。

要捣烂了才行。”

荷花池旁,逢春挽着衣袖,看着眼前卖力提起杵臼的粗使宫人,恨不得亲自上场。

这桑皮已经煮过石灰水,捶打过一次,而后又洗干净在荷花池里泡了十余日,有些发白。

如今捞起来用杵臼捣,按照姜瑜的吩咐,要捣得很烂,打出浆才行。

姜瑜还没走近,远远的便听到了逢春那刺耳的呼喝声。

往常她听习惯了觉得没什么,此刻有老师在旁,顿时让她感觉有些丢脸。

只得尴尬说道:“宫人失礼,是学生管教不严之过。

而后,必将则其改之。”

卫麦对此不置可否,姜瑜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荷花池旁,除了捣桑皮的宫人,还有正在煮桑皮的,泡桑皮的……这些粗使宫人都长得十分粗壮,面黑皮糙,双手上布满了老茧。

见姜瑜等人来了,他们忙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拜见殿下。”

“见过长公主傅。”

逢春一脸喜色的跑过来,分别给姜瑜和卫麦行了礼。

而后便跟在他们后面,向姜瑜叙述造纸近况。

“殿下,您看,这桑皮已是按您的法子煮了三次,泡了两次,晒得都发了白……”

“……这些还没捣好,殿下到这边看看。

这些蠢奴,力都不会使……”

“……殿下,勿碰。

这些桑皮粗糙……”

姜瑜听着逢春絮絮叨叨的话,脸色越来越黑,忍不住斥道:“汝为主耶?孤令汝来此为抱怨乎?喋喋不休,当真是聒噪。

汝自去寻周署令请罚,此地之事便交于临秋。”

姜瑜话音刚落,随侍宫人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黄门便快步走上前,对着她躬身行礼,道:“唯,奴婢谢殿下提携。”

呵,这倒是个有眼见力的。

姜瑜摆摆手,不顾逢春的哀求,任由几个随侍将其带下去。

至于造纸之事,临秋自会找其交接,用不着她操心。

“老师?”

姜瑜处理完事情,本还想与卫麦再聊聊造纸的事,却发现他站在荷花池边一动不动。

这荷花池占地约有数亩,中间种植了大片荷花,四周却是空荡荡的水面,却因着姜瑜在这里造纸,便让宫人们把周遭的荷花都拔了,泡了许多桑树皮在里面,因此离荷花池近些便会闻到一股怪味。

不过,好在这荷花池内连宫内井水,外又连通了宫外的河道,倒也算得上是活水,怪味还不算太重。

“老师,这池水有异味。

我等还是他处去罢。”

姜瑜拉着卫麦的衣袖摇了摇,迫使他回过神来。

“殿下,吾今日思绪不定,……”

“老师,去栈桥那边吧?学生正有些许想法要求教于您。

事关胡地。”

卫麦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姜瑜打断了。

她见卫麦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猜他八成是有难处了。

不过,既然人家又不打算说,她又何必听他敷衍自己的解释呢。

晖章殿与后殿之间,离地数丈高的栈桥上。

姜瑜手扶着柱栏,望着远处巍峨的殿阁,不觉想起那首阿房宫赋里描述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