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2 / 4)

加入书签

p>而之后数天,掌控台湾,清点人数,查剿战利品,一一弄完之后,单子一同随信送来。

康熙看着清单和信,大笑道:“好好好,去把佟国维他们叫来。”

虽然没有全说完,但梁九功服侍他已久,不需细问,点头应是,又叫魏珠去将平时常出入御书房那几位叫来。

康熙在御书房等待。

趁着左右没来人,梁九功问道:“皇上,那永寿宫阿哥快满一月,应当送去哪位主子那里?”

钮祜禄贵妃于十月十一日亥时生下一子,母子平安,如今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梁九功是该问个清楚的。

康熙心下沉思。

那贵妃钮祜禄氏家族庞大,也唯有储秀宫格格赫舍里素真能够压一压,可素真儿自己都还是个孩子……

皇贵妃……他倒是有心送去承乾宫,但毕竟佟家根基浅薄,比不得钮祜禄氏的家族,一时半会儿也压不住。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不愿再养孩子,余下几位太妃,家世也不够。

他定了主意:“送去储秀宫。”

梁九功微微讶异,却也应道:“是。”

康熙想了想,又补道:“待年后再送去储秀宫,这会儿先全全他们的母子情分。”

梁九功应道:“奴才记下了。”

不多时,各位大臣到了御书房,梁九功只为康熙端茶,魏珠为各位大臣奉茶。

康熙将信传阅,最后问道:“各位爱卿如何看。”

佟国维道:“既然打下来了,东西带回来就是,一个破地方没啥好要的,哪比得上中原地区。”

又有大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皆为王臣。

打下来的地方,哪有废弃的道理。

若是废弃了,又被那群余孽占去了,该如何是好。”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没有个结论。

纳兰明珠听了一会儿,向康熙建言道:“论台湾之事,没有比施琅更清楚的了,皇上不如再问问施琅的意见。”

康熙应下了。

只这毕竟是大事,还是得朝堂议政一二。

不过康熙心中早有结论,他只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他耐心的等待着。

“今日议政:是否把台湾并入大清版图。”

不少大臣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台湾孤悬海上,治理以及防守花费不小,主张弃守。

康熙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安静的听着,议政到最后,此事暂且搁浅。

虽然次次议,但次次无结果。

一来二去,那些没能反应过来的大臣也尽皆反应过来了,越来越多的大臣改变了口风。

恰在此时,施琅以台湾战略地位重要,说服朝廷将台湾并入版图。

施琅道:“台湾纳入版图,一来,那些明朝余孽少个去处;二来,若是他国对我国发起海战,台湾可做缓冲之地;三来,也可做检察其他国家动向。”

康熙应下了。

时值春节,康熙暂且休了朝政,一应事务,只等春节过后再进行。

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

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

之前为了打击郑氏台湾,康熙初年实行了迁界禁海政策,规定沿海三十里的居民内迁,片板不准下水。

先是在福建沿海实行,后又推广到广东和浙江沿海。

海禁范围一度扩大,到后来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

其间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