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0回 解读西游记(2 / 5)
,因此孙悟空处处压着猪八戒,猪八戒也有反抗,只是徒劳罢了。”
“西游记中是按人的本性来写沙和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之初,性本善。
你看整个西天路上,沙和尚不与心争,不与欲望争,只是本分的引着意志力的白龙马循着西天而去。”
郭燕问道:“但是沙和尚五行为火,火克金,为啥沙和尚没给孙悟空添乱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火?火,为佛教四大之一,谓火大,是物质的暖性,调熟为用者,与人性之初善吻合。
火到之处,无寒冷,少阴暗,故有心灯之说。
悟净者,自性清净,他就是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调和剂。
再者说了,孙悟空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
要不然观音菩萨也不会弄个什么紧箍圈儿套在他头上了。”
原来是这样子,众女点点头。
阿古丽更是惊奇惊喜的看着任笔友,她不知道一部《西游记》竟暗合了这么多的知识,她不可想象男人的脑海里还装有多少这样的奇知怪识。
她似乎明白了众女喜欢他的深层次的原因,跟他在一起,总会有意无意地接触到中国传承上千年的文化知识。
好奇心驱动,她问道:“哥,那,那个孙悟空为什么就是唐僧的心呢?”
任笔友说道:“我们说孙悟空是人心,那是因为最初的孙悟空骚动不安份,常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不定。
我们先看他在斜月三星洞跟菩提老祖所学的那些本领,最出名的莫过于七十二变与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
“《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
世人之心善变,瞬间七十二变,善变的心谓多心,是随意。
孙悟空随意多心,所以后来才有他化作唐僧模样,吐出五颜六色的一堆心来,这也暗示他从此后去除了杂心,以纯圣之心跟随唐僧去灵山取经。”
“再看他的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恰好是两界山到灵山的距离,说明灵山再远,也不过是心念之间。
这说明:善恶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可以成佛,一念也可以成魔。
所以这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其实就是一个人修心去除心魔的历程。
还有这个两界山,原为压制孙悟空的五行山,唐王为什么要由五行山改为两界山呢?因为唐王征西,定国,逐改五行山为两界山,拿刘伯钦的话说:‘这山东边为我大唐所管,西半边属鞑靼地界。
那厢虎狼,不服我降。
‘这说明这山乃善生与恶死之界,所以唐王改为两界山。
我们知道孙悟空大闹地狱后,已不存在五行中,五行山根本就压不住他。
事实也是如此,若不是观音的那道六字真言佛符封锁住了诸生死之门,恐怕如来佛也被那猴子打得无处可藏了吧。
后唐僧来到这五行山要过两界山,就是说唐僧是带着善与生而入恶与死之地,救下了孙悟空,说明善恶生死乃在一念之间。
此时孙悟空拜了唐僧为师,说明他初步选择了善与生,而抛弃了恶与死。
我们再看孙悟空使用的兵器为天河定底神珍铁的金箍棒,乃是大禹治水用以测量江河湖海深浅的定子,太上老君所炼,实际上这暗示金箍棒是测人心的。”
吕希燕道:“原来金箍棒是把尺子啊!”
任笔友点头微微一笑,道:“为什么金箍棒只有孙悟空能用呢?因为孙悟空是人的心啊!
人的心有七十二相,且随意善变,心念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念之间可善生可恶死。
我们再看金箍棒的特性,大能通三十三天,小如绣花针藏于耳内,可随心意万千变化。
悟空心恶时金箍棒就是夺取生命的催命符,悟空心善时金箍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