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影殿叩灯,黑狱问心(1 / 3)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宫城内的风吹得瓦铃轻响,像是远方的低语。御书房的烛光依旧亮着,灯焰映在朱红的门框上,摇曳间,似乎连宫墙的影子都被拉长成一柄利刃,指向重重夜幕深处的黑狱。

宁凡立在御案前,指尖轻抚着案上的一方漆黑玉印。玉印上的纹理古拙,篆刻着“天诏”二字,仿佛带着千年的帝国威势。他神色淡漠,眼中却有掩不住的冷意。

“启影殿。”宁凡的声音很轻,却让跪在殿外的内侍心头一颤。

“喏!”

影殿,乃帝国最机密的审讯之所,位于皇城地下。能押入影殿的人,无一不是搅动朝局、牵连天下的巨案要人。

今夜,被押往影殿的,是沈彦。

……

影殿地底幽深,宫道狭窄,石壁斑驳湿冷。火把一盏盏点亮,在长廊里投下摇曳的光影。厚重的铁门一扇扇开启,铁链摩擦声与守卫沉重的脚步声交织,仿佛敲击在人的心头。

沈彦被五花大绑,押解而来。曾经的户部郎中,此刻披头散发,华服早已被剥去,换上一身囚衣,脚镣手铐上刻着符篆,步履沉重。他的眼神仍旧倔强,却难掩苍白的脸色。

李子清在殿外等候。他神情冷峻,衣甲未解,盔甲上的水珠是江上寒雨留下的痕迹。他抬手示意,押解的禁军将沈彦丢在殿前青石地上。

沈彦吃痛,抬眼冷笑:“好一个李大人,公堂未审,便将我押到影殿,可见朝廷律法,如今不过是你们手中的刀而已。”

李子清俯身,眼神如刀锋掠过:“若非证据确凿,今日你连影殿的门都见不着。你该庆幸还有口舌辩解的机会。”

沈彦哂笑一声,垂下头不再言语。

“开殿。”李子清抬手。

守卫齐声应诺,合力推开殿门。厚重的铜门缓缓开启,门内漆黑如墨,只有一盏孤灯悬在正中的铁链上,幽幽摇曳。那盏灯名为“问心”,传说是用姒族圣火封印炼制,灯光能照出人心最深的恐惧。

沈彦抬头看着那盏摇曳的灯,眼中闪过一抹异样的惊惧。

……

影殿内,地面铺着黑石,石缝间渗出寒气。殿中央摆着一张沉重的铁木案,四角镶嵌着锁链。李子清示意将沈彦押在铁案前,亲自坐到审讯席上。

“沈彦,户部郎中,掌漕道三年。”李子清低声道,“三年间,漕粮失数无数,江北、江南两路军粮屡屡断供,百姓饿殍遍野,你却在账册中空签实领,暗中走私香籽药料,甚至牵连恭王府……可有何辩?”

沈彦抬眼,眼底的冷笑更深:“证据?不过是几本账册与几个吓破胆的下人之供词。李大人,你莫忘了,漕道有多少年没换过人?我不过是循旧例行事。”

“旧例?”李子清冷哼,“贪腐成风,也叫旧例?你胆敢将旧例二字说得如此心安理得。”

他抬手,士兵立刻呈上几卷湿透的账册,册页摊开在铁案上。殿中灯光映照,那些原本无字的空白处,隐隐浮现墨迹。李子清伸指敲了敲:“沈彦,你识得这三个字吗?”

沈彦目光一凝,只见账册上那行暗字,赫然写着“恭王府”。

殿内气氛瞬间冷到极致。沈彦的脸色变了,却仍咬紧牙关:“这……不过是有人诬陷!”

李子清冷笑:“诬陷?此账乃矾水写就,只有你漕道内部密印方能启用,你还要抵赖?”

沈彦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李子清,你以为抓了我,便能撼动恭王?天下漕道多少年由王府暗中掌控,连陛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想借我开刀,呵……太天真了。”

李子清神色未变:“我是否天真,今晚之后,自见分晓。”

他抬手,殿外侍卫将一只漆黑木匣抬入。匣盖掀开,里面放着一块剔透的水晶,水晶中燃着幽蓝色的火焰,映得殿内众人心神一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