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新稷焚诏,万骨燃灯(1 / 2)
夜幕渐深,宫阙沉沉,天际只余残月。
宫墙高耸,檐角在月光下投下斜斜的影,像利剑般割裂着宫道。
风声萧瑟,卷起瓦片间的寒声,偶尔传来内侍巡夜的脚步声,靴底与青石地面摩擦,显得分外清晰。
宁凡缓缓走出金銮殿,脚步沉稳,却未曾如往常般轻快。
今日一番争论,虽说借“通商”之利暂且压住了大秦的气焰,可他心底明白,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秦如月不愧为秦策之女,言辞之锋,攻守有度,且善于借势。
若不是他及时转锋,恐怕便会被困于她的逻辑之网,满堂群臣被其说动。
此战,不分胜负。
只是大玄朝堂,已然暗流四起。
梁肃等武将心存疑虑,王恒等相权之人暗怀私心,而文臣中,亦并非人人都坚定站在自己一方。
宁凡心头微微一沉。
“殿下。”身后传来低沉的声音。是段震。
禁军统领一身戎装,铁甲在月光下泛着冷芒,他压低声音:
“今日之议,殿下虽保得一线,可大秦来势汹汹,恐不甘罢休。”
宁凡目光一转,看向段震,眼神深沉。片刻后,他轻声道:
“凡事有表必有里。秦如月之言,不止为今日,而为长远。大秦必有后招。”
段震皱眉,欲再言,却被宁凡抬手拦下。
“去吧,护好宫门。”宁凡语气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段震抱拳,重重一礼,退入夜色。
宁凡转过身,朝御书房的方向行去。
他心底清楚,今日之后,朝堂再难太平。
他必须与心腹细议,不可有一丝疏漏。
——
御书房灯火尚明。
刑部尚书顾庭生与户部尚书沈彦早已等候在此,见宁凡踏入,二人立刻起身行礼。
“殿下。”
宁凡挥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则缓缓在案后落座,烛火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面容上,却更衬出一抹冷峻的气质。
片刻沉默,他才开口:“今日在殿上,尔等可曾看出些什么?”
沈彦沉吟半晌,方道:“秦如月之言,锋芒所指,虽似在疆界,实则在试探我大玄朝堂之心。”
“她欲借朝臣分歧,分裂我朝内外。”
顾庭生接过话头,冷声道:“是。殿下今日机变,避开锋芒,将议题拉回通商,才算稳住。
只是……梁肃等武臣心怀疑虑,恐难全心信服。”
宁凡目光微敛,烛火映出一抹冷意:“梁肃……此人性直,却也是刀枪中人。他若执念疆界,未必是坏事。”
“最怕的,是王恒。”
说到这里,宁凡语气微顿,低声道:“王恒……此人心机深沉,外表忠厚,实则暗自揣摩天子心意。”
“今日他未曾多言,却是最可疑。若大秦暗中布子,王恒极可能被牵动。”
沈彦与顾庭生闻言,神色俱变。
沈彦低声道:“殿下欲如何应对?”
宁凡手指轻轻叩击案几,声音缓缓:“一步步来。先以利笼络,渐次削弱王恒党羽。至于大秦……”
他声音微沉,目光似穿透窗外夜色。
“要想逼退秦如月,光靠辩舌是不够的。需在朝堂之外,另布一局。”
顾庭生与沈彦对视一眼,心中俱是微震。他们明白,宁凡已起杀心。
屋内一时间寂静,只余烛火噼啪声。
——
与此同时,大玄馆驿。
秦如月坐在榻前,背影在灯火下显得修长而冷峻。
她卸下朝堂上的端庄与凌厉,眉目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倦意,却很快被理智所掩盖。
榻前跪坐着两人,一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