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 / 2)

加入书签

苏南丞看完后,打开了丰竹君的信。

这回就看着舒服多了。

丰竹君说家里都好,关怀他身子如何,不知栾城什么气候。

又说特地叫牛柏带了些干粮吃食,厚衣裳和药材和苏南丞喜欢的茶叶。

只说盼着夫君早日回京,家中有她一切放心。

丰竹君是个不太会撒娇的女人,在家里时候还好,信里是一句也不会的,都是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

苏南丞看着,却觉得很安心。

提笔先给她写回信。

外头的事,他没说什么,只说这边如今十分不好,他一时回不去。

叫她在家里照顾好自己。

也说了几句情意绵绵的话。

写完了给嫡妻的,再去写给侯府的。

侯府就一封信,直接给成康侯。

先说自己确实冒进了,认错,然后将眼下的情形说清楚。

没解释什么,成康侯人老成精,很清楚苏南丞为什么冒进。

骂一顿,不代表他不赞同。

写完了信,也不急着叫人送,牛柏总要休息两日。

次日一早,苏南丞就陪着太子出去看。

重建已经是如火如荼,如今的百姓房屋都是土房子,修建起来不慢。

纵然刚建好的房子潮湿,但是总比住在外头强,没办法的时候也要住。

这边的人都修火炕,无非就是烧柴烤着。

栾城外有山,北方的山上松柏最多,白桦之类也不少。

许多木材就在山上砍伐。

这里并不临江临河,短期内砍伐也没事。

何况,城中废墟里的木头大部分还是能用的,能用的就全部用起来,如此剩了人力也不必将山砍秃了。

如今全城老少,只要是还能动的,都不得闲着。

还有投奔来的外地人,直接在官府登记,不再回乡的人,就改了户籍成为这里的人。

一样参加重建。

因天干,又渐渐冷下来,这一场地动没有引发什么大规模的疫情。

但是因之前许多人得不到医治,也有小规模的一些传染病。

问题不大,都能治。

从外地买来大量药材,城内外都有专门给人看病的地方。

靠这几家送出来的粮食将全城百姓养到下一次秋收是很难得,不过如今也没别的法子。

等重建结束后,按照人口户籍分粮。

也就是最低配给,饿不死为主。

粗粮细粮混一起发下去,这时候谁也不敢说吃的不好,有的吃就是好。

太子回京之前,势必要把这件事做完。

发给百姓的粮,不会被收回。

要是不发下去,后头就不好说了。

毕竟太子不可能长期再这里守着。

大概是天天都有事做,很忙,时间就过的飞快。

等苏南丞终于又有时间的时候,才恍忽自己竟然换上了薄棉衣。

已经是九月底,这就要入冬了啊。

依旧不见一场雨,栾城干旱到新建的土房子根本不愁干。

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回去了,今年的收成堪堪三成,还都是些扁种子。

如果冬天没有雪,开春播种都难。

来年收成只会更难看。

缺粮啊……

重建已经差不多了,太子也终于可以回京。

皇帝的旨意已经送到,太子可以择日回京。

如今朝中有人不赞同,也有人对太子大加褒奖。

不管怎么样,这位太子,总算是有了存在感。

而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相处,苏南丞与季副统领喝了好几次酒,如今也算是朋友。

得知太子要起程,那几家出过血的大户挨个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