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幕 金殿论策(1 / 2)

加入书签

咸宜观遇袭的事情在长安城已经传得是沸沸扬扬。

三品大员温庭筠奏情圣裁,泾州防御使座下归化将佐朱邪翼圣金殿带伤喊冤。

朝堂之上,唐皇李漼龙颜大怒,戟指愤然,

“大胆吐蕃!

竟欺到我大唐头上来了!

在我腹地设立军事据点,无端袭击我长安近郊的皇家产业!

是可忍,熟不可忍!

朕,朕要推平吐蕃!

四相,你们商量一下,谁可为帅?”

杨收,路岩,曹确,徐商,四位平章大员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第一个发言。

“徐商!

兵部归你管,你先说!”

李漼见没人说话,就开始信口点将。

徐商不敢怠慢,举起笏板出列答话,“陛下!

吐蕃物产贫瘠,却占有高原之利,地形复杂,土地广袤,具有天然的屏障和战略纵深。

中原士兵如果在高原不慎受伤,折损率极高。

因此不但对其讨伐难度巨大,还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昔高宗之世,大唐财力军力倍于今日,又有猛将薛仁贵为先登,尚且折戟。

安史逆乱之后,藩将胡骑,难为我用,国力民生,不复从前。

再图高原,着实困难啊!”

“困难,困难!

说白了就是想管朕要钱!

路岩,曹确,你们两个兵部侍郎还多拿了一份中书省的俸禄,可不能闲着,军费的问题你们来解决?”

难得被皇上问到正事儿,把这俩马屁精吓得,一齐出列跪倒。

路岩以前也曾在户部做侍郎,手里也算有些数据,于是抢先开口:

“禀陛下!

目前我大唐赋税很难足额征收。

最基本的田税自建中改制以来,不收取任何形式实物征税,一律折算为银钱。

而事实上银钱发行量不足,许多农户根本无法筹得足量银钱被迫卖地或者背井离乡,弃田为猎。

这税赋不但难倒了农户,多田多税的制度让富户也颇为不满,想尽办法瞒报偷税。

有的表面上将田摊派给交不起税的租户,从而避税,官府总不能逼死那些赤贫穷户。

有的则是买通官员,数据作假。

这些事情屡禁而不止,故而国库不盈反空,现在着实无力应付远征。”

“征不上税,征不上税!

朕问起的时候年年都是这样的陈词滥调。

说要恢复大唐初年的租庸调,你们说无论贫富的等税制度有问题。

按照多田多税的两税法,你们又说收不上税。

你们这群废物,怎么说都是你们的理!

田税收不上来,杂税呢?盐,酒,铁,茶四项税在开元时期可以占到税收三成。

现在田税收不上,那杂税应该占比更高才是!”

“陛下息怒!”

,曹确刚才被路岩抢了先,这时候急忙接话,总要说点什么,才能证明他头顶乌纱并非只图俸禄,“人有闲钱,商业才能繁荣。

新税法以银钱征税,紧收通货,也影响了商品交易。

四项杂税里,酒,铁,茶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百姓手中无钱,消费自然减少。

真正比较重要的,只有盐税。

可是各地私盐贩盛行,百姓大多愿意去买价廉且可用绸米代偿的私盐。

私盐贩子在地方势力极大,自有武装,百姓在他们威逼利诱之下,多半都会主动为他们提供消息以及庇护,清剿难度极大。

故而盐杂诸税收入情况,也不理想。”

啪!

李漼被这帮只会哭难,不干实事的官僚气糊涂了,举起装国玺的匣子就砸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