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真心希望这些考题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算了想想就好(3 / 4)
防止作弊。
南祝仁按照早上的流程走了一套,找到了自己下午的考场。
往里面一看,乐了。
监考老师是熟人啊。
教室里面拿着金属探测仪正准备往南祝仁身上扫的年轻老师,不正是白庆华课题组里面的好运师兄吗?
南祝仁中午刷的考研真题都是这个师兄整理出来的!
“……”好运师兄看着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这种大型的全国性考试,在设立考场之后,一般也会在主办单位招募一部分的监考老师。
多数时候,这些监考老师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名额会发给在读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监考一天之后会有相应的补助,也算是勤工助学岗位。
之后笔试改卷说不定也会找学生来帮忙。通常情况下,这种名额会优先考虑贫困生,按照一张卷子几毛钱的绩效,一些改卷狂魔一天能赚好几千。
当然,考生不用担心监考老师为了钱乱改卷。因为试卷是交叉审核制,如果出现意外被评判为无效改卷的话,反而会扣钱。
“……请考生把双手打开,配合一下。”好运师兄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南祝仁,强行绷住了表情,开始走流程。
南祝仁乖乖配合。
叮铃铃——
很快,开考铃声响,试卷开始分发。
和上午的【理论知识考试】不太一样,下午的【专业能力考核】主要考核临床思维和实操能力。
选择题部分,通常会先呈现一个案例,然后根据案例让考生选择答案——这部分南祝仁也没什么问题。
南祝仁快速完成,很快做到了论述材料题的部分。
他定睛看过去——
……
【一位已婚男性求助者对你(咨询师)表达了强烈的喜爱之情,并提出希望发展咨询关系之外的私人关系,并承诺会支付高额费用。
请依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论述你会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并分析其中可能涉及的伦理议题。】
……
只是做题而已,南祝仁绷住了表情,开始整理做题思路。
简答题和论述题部分的题目虽然也是以案例为根据,但直接回答案例有关的部分是不行的。
打个比方,如果案例中有涉及【反社会人格障碍】,那考生在分析题目之前,要先默写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和诊断标准,然后再分析材料中的患者符合了其中的哪几条;随后给出自己的治疗干预思路的时候,也要先默写出书本上相关的理论依据。
像是南祝仁这一题,就先需要默写与这个题目相关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正常人谁会去背这东西?
不要说这种守则,就算是具体病症的诊断标准,平常的咨询师也很少能够如数家珍地背诵的。他们通常都是在做完咨询之后,再根据自己在咨询中的判断去翻书,然后再制定诊断标准。
“噗嗤……”
台上突然传来压抑的笑声。
监考老师手里也有多余的卷子,闲着无聊也会看一看,显然他们也是看到这道题而绷不住了。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其实也属于超纲的部分了,这个题目的本意可能就是为了拉分。
一般的咨询师,哪怕再怎么资深——哪怕是白庆华——面对这个题目,估计也要丢一半的分。
南祝仁也算是一般咨询师,他其实是裸考的。
他压根就没有复习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考到现在全凭自己的职业积累。
但另一种程度上来说,他又不算是“一般咨询师”。
他的实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
扫了一眼后面的题目,确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