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哀悼丧失(2 / 4)
,作用是协调【本我】的冲动与外部世界的限制。
比如当打工人逛街看到一个奢侈品的时候,【本我】会生出渴望;但是在看看钱包之后发现自己买不起,【自我】便会发力,遏制住打工人的冲动消费欲望。
【超我】,则是人格之中的最高层,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之后逐渐形成的。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要求着个体行为符合道德的标准。
……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道:“你强大的【超我】,其中就包含了过度内化的‘孝道’。”
“由于过去的创伤经历、以及现在和父母沟通的多次失败,你面对需要和父母再次交流的场景的时候,会本能地出现排斥、愤怒、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这些是你的【本我】。”
“但你在这种情况下却依旧驱使自己去履行‘儿子’的角色,压抑自己的情绪,去哄着父母;甚至在自己面临压力的时候,还会选择分出精力去舒缓父母的焦虑,这些都是你压抑了【本我】,选择让【超我】发力的结果。”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道:“所以这给你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本我】、【自我】、【超我】作为构成人格的三个部分,三者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任何一方的过于强大或者过于弱小,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包括但不限于心理问题、适应困难,乃至于精神疾病。
在个体的【本我】过于强势,压倒了【自我】和【超我】之时,人就会被本能所驱使,变成欲望的野兽。
冲动控制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道德边界、追求及时享乐,都是【本我】过于强势的后果。
大部分的罪犯,都是【本我】的奴隶。
“而【超我】过于强大,往往会让人忽视自己的需求,甚至脱离现实。”南祝仁看着来访者。
在来访者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之后,南祝仁继续道:“那些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准,会让人给自己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你以前的【理想自我】。”
来访者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
“当犯下错误之后,过于强势的【超我】会让人去过度地谴责自己;甚至哪怕不是自己的错误,个体也会对自己进行惩罚。”
这说的是来访者之前在被诈骗之后,自己攻击自己的行为。
除此之外,过于强大的【超我】还会带来其他问题。
比如一些极端道德下认为“享乐”都是不好的,导致了压抑和禁欲;
严格遵守规定,不懂得变通,而导致刻板和思维僵化、行为死板;
还会因为【超我】时刻监督自身、批评自身,让人生充满压力,鲜有轻松愉悦的时刻,进而演化成根本感觉不到快乐。
在病理上,表现为【焦虑障碍】、【抑郁】、【强迫症】以及相关延伸症状的可能。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道:“事实上,直到现在,你身上的【超我】也依旧有时不时地突破平衡的迹象。”
“在你一开始想要叙述童年创伤、提到和父母有关的话题的时候,你有下意识的紧张、犹豫。因为你意识到你的叙述和孝道有关的【超我】所冲突,在下意识地阻止自己去对父母做不好的叙述。”
“而哪怕你说出来了那些不好的事情,你也会不由自主地为父母开脱。”
南祝仁比出一个时间轴的手势:“像你在提到‘父亲因为自己止不住大哭而拔菜刀’的时候,你紧接着就进行了大段大段的解释,来让自己、也让我去相信‘父亲不是真的想要伤害你’这个观点,来帮你的父亲挽尊。”
来访者做出回忆的样子。
好像真的是这样。
“【超我】强大不是坏事,说明你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南祝仁安慰道,“但,凡事都需要有个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