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请开始你的表演(1 / 5)
十月中旬……
十月下旬……
淞沪战场,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交战双方,在罗店、大场、闸北一线顶牛。
每天拼消耗。
系统记录的日寇师团番号,开始出现2开头的。
包括21、25、26等师团。
说明日寇还在扩军。
除了20以内的常备师团,和101-120之间的特设师团,日寇开始组建21-30之间的特别师团。
日寇投入淞沪战场的兵力越来越多。
在华北,日寇已经占领大同。
打开了通往太原的门户。
汤恩伯率领的嫡系部队,已经撤离战场。
将战场完全交给晋绥军。
还有八路军。
阎老西拒绝黄埔嫡系进入晋省范围。
叫喊“晋人守晋土”
。
老蒋也是无暇他顾,于是命令嫡系撤出。
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具体的细节,张庸也不清楚。
这个时代的公共信息通道,是非常缺乏的。
哪怕是张庸这样的级别,也不可能得知所有的信息。
很多都错过了。
有的则是因为保密需要。
比如说大同陷落。
就没有任何报纸提到。
不是不想提。
是不敢提。
国府不允许。
生怕会造成民众恐慌。
淞沪战场的消息,其实也很少见报。
报纸上刊登的,都是胜利的消息。
都是各种大捷。
每天都能消灭成千上万的日寇。
如果将所有的战报统计出来,被消灭的日寇数量,至少能组建一百个师团了。
所以,不明真相的老百姓,对战事都是非常乐观的。
尤其是那些内地的老百姓。
这里说的老百姓。
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最底层。
而是有一定文化水平。
有一定经济基础。
能够看得懂报纸。
看得懂电报的民众。
那些目不识丁的最底层,对不起,还没资格称百姓。
在国府潜意识里,他们不算人。
虽然扎心。
残酷现实就是如此。
叫口号是四万万。
实际上,最多只有五千万算是国府需要考虑的“人”
。
其他的三亿五千万,无论国府做什么,他们都不会有反应的。
也无力反抗。
所以,根本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感受。
“专员,麦克法兰来了。”
杨智的话将张庸拉回到现实当中。
缓缓摇头。
需要适应一下。
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惯了,居然有点不适应奢靡的生活了。
端起咖啡,浅尝则止。
很苦。
但是很提神。
脑子需要刺激。
唉……
现在,张庸是住在马迭尔旅馆里面。
准备和日寇秘密交易。
主要是放人。
释放两个日寇大佐。
这件事,统帅部是知道的。
所谓的统帅部,其实就是老蒋本人。
放人。
条件张庸自己想。
所得收入,全部进入中央储备银行。
张庸判断,这里面,多半是有夫人的手尾。
可能有远洋电报沟通?
“张!”
麦克法兰进来了。
似乎非常热情的样子。
其实是装的。
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