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希夷初窥(1 / 2)
第六十六章:希夷初窥(第12页)
清晨,华山后山一处僻静的松林空地,雾气尚未完全散去,露珠凝结在松针上,折射着熹微晨光。
陈实静立其中,身心却远非表面那般平静。
他手中捧着一本薄薄的、纸张泛黄的古籍,封面上以墨笔写着四个古朴大字——《希夷剑法》。
这便是昨日孙师叔亲授,代表着他正式踏入华山派上乘武学门槛的信物。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缓缓翻开书页。
开篇并非剑招图谱,而是一段总纲:“大道希夷,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剑法亦然,重其意而忘其形,守其心而运其气,以无为之心,驭有为之剑……”
文字玄奥,充满了道家哲理。
陈实初看时只觉云山雾罩,但他耐心极佳,结合自身修炼《全真大道歌》的体悟和那日峡谷中“旋转一击”
的灵光,逐字逐句地揣摩。
“重意忘形…以静制动…”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却不自觉地用上了另一种思维方式——试图用前世所知的“杠杆原理”
、“重心转换”
、“最小能量消耗”
等概念,去理解这“以无力生有力,以慢打快”
的剑理。
“似乎…并非完全违背物理规律,而是更高效地利用自身的结构和能量?”
他眼中渐渐泛起光彩。
这种独特的“翻译”
和理解方式,竟让他比许多苦思冥想的同门更快地触摸到了一点门径。
他合上书,并未立刻模仿具体招式,而是依着总纲所述,先摆出一个最基础的“抱元守一”
式。
长剑斜指前方,不蓄劲,不力,只是将《全真大道歌》的内息缓缓灌注剑身,意念沉入剑尖,去“感受”
空气的流动,去“倾听”
剑身的微颤。
起初,手臂酸麻,心神涣散。
但他持之以恒,将修炼《抱元步》时磨练出的“动中求静”
的心境融入其中。
渐渐地,他进入一种玄妙的状态,仿佛手中并非死物,而成了手臂的延伸,能清晰地感知到最细微的重心变化和力量传递。
此时,他才开始尝试书中的第一个基础剑式——“空谷幽兰”
。
此招并非进攻,而是极致的防守与卸力。
要求剑随身走,身随步转,以圆弧轨迹化解直来之力。
他练得极慢,一个简单的转身引带动作,反复练习上百次,细细体会腰胯旋转带动肩臂,肩臂催动腕指,最终将力量贯通至剑尖的每一分细微传导。
他觉,《抱元步》中修炼出的对重心的精妙控制,在此刻挥了巨大作用,步伐的圆转与剑圈的圆融,竟隐隐契合。
数日苦修,他几乎废寝忘食。
这日午后,他正在林中反复揣摩“空谷幽兰”
的化劲技巧,忽听得身后传来破空之声!
一名平日与他关系尚可、性格活泼的名叫陆大有的内门弟子,笑嘻嘻地持木剑刺来:“陈师兄,整日自个儿练多无趣,我来陪你过过招!”
这一剑来得突然,虽为木剑,却也带着劲风。
若是往日,陈实多半要手忙脚乱。
但此刻,他心神正沉浸在“空谷幽兰”
的意境之中,几乎是本能反应,腰胯一沉,步法自然一旋,手中长剑划出一道微小的圆弧,并非硬格,而是贴着来剑轻轻一引一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六章:希夷初窥(第22页)
陆大有只觉自己刺出的力道如同泥牛入海,被带得一偏,脚下顿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