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朕有个大胆的想法(2 / 3)
军主力尽数屯於武周川,为何还敢冒险撤离善无城”梁广笑著问道。
一眾臣僚大將相互看看,悉罗多道:“定是慕容垂见天气险恶,风雪漫天道路难辨,认定我军不会轻易追击,这才率军北撤!”
向靖也道:“陛下龙鑫大张旗鼓入武周城,这或许反倒令慕容垂起疑,认为陛下还在平城並未亲至武周!”
“此前我军布下疑兵之策,让善无燕军提心弔胆驻守了两个月。
慕容垂见我军一直没有进一步动向,定然认为我军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会强行攻打善无乃至盛乐,这才放心率军北撤....:”杨盛也发表意见。
眾臣你一言我一语,分析著慕容垂率军撤离善无的动机和打算。
梁广斜倚凭几,指节轻轻叩击著案桌。
眾臣这番言论看似不符合慕容垂平时的用兵风格,可在当下局势里,或许恰恰是慕容垂率军北撤的主因。
牛川陷落,燕军失去军需补给线,滯留善无只能是死路一条。
依据斥候打探来看,燕军极有可能撤往参合陂方向。
只是参合陂地域广阔,具体还不知道燕军会选择在哪里驻扎。
征北都督贏率领千余骑,乔装牧民转场至紫河谷地(古浑河),抵近盛乐附近监视魏军动向。
昨夜贏觴传回急报,拓跋亲自出动大军,正向参合陂方向行进。
照此推断,魏燕联军极有可能选择在参合陂会师。
慕容垂藉助风雪陡变的天气率军北撤,恐怕会认为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周军极难展开有效追击,就连斥候打探消息也变得极为困难。
梁广正要开口说话,左虎將军王睿快步入堂,径直走到梁广身侧,俯身低语几句,奉上一枚蜡丸。
“嗯”梁广异地看他眼,接过蜡丸捏碎,取出里边的字条。
字条只有短短数语,却透露了拓跋邀慕容垂在参合陂东岸会师的隱秘消息,甚至给出了燕军的行军路线和驻扎地。
梁广目瞳闪烁,反覆把字条看了几遍。
这是渤海高氏宗长,东燕散骑常侍高湖送来的密报。
高湖其人,梁广此前略有耳闻,只因他的父亲高泰是关东士族里,为数不多为符秦尽忠殉节之人。
符不撤离鄴城,渤海高氏一族才重新投入慕容燕国怀抱。
值此两军决战之际,高湖送来如此隱秘重要的情报,用意不言而喻。
梁广想了想,转头看向崔浩:“伯渊,且近前来!”
一眾臣僚目光齐刷刷望去,崔浩急忙起身小跑上前。
无数羡慕眼神匯集在他身上。
陛下专以表字称呼,足见对崔浩恩宠之盛,確实无人能及。
崔浩自三岁起就跟在陛下身边,这种亲密关係旁人羡慕不来。
“这是高湖送来的,你看看是否可信!”梁广递上字条。
“高湖!”崔浩吃了一惊,急忙接过字条,凑近灯火仔细辨认,
好一会,他才拧紧眉头道:“陛下,臣无法確信这是高湖笔跡,但臣判断,以高湖为人,在如今局势下,极有可能走这一步!”
梁广饶有兴趣:“为何”
崔浩迟疑了下,含糊道:“无他,识时务而已!”
梁广不禁笑了起来,所谓识时务,不过是士族在局势震盪之际,做出保全自身的选择而已。
士族里多的是高湖之流,所以才显得高泰其人难能可贵。
这也是梁广永远不会彻底相信士族的原因,这帮以宗族门阀传承至今的傢伙,口口声声的家国忠义只是美化自身的口號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