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朝会(4 / 5)
> 气氛庄严肃穆,臣僚们保持安静,入殿后按照班列指引站好。
“大王临朝”贾彝再度高声唱喏。
梁广自后殿转出,九冕珠串走路时轻颤撞击,一身山龙华虫九章纹絳纱袍,乃是標准的封国诸侯王仪典服饰。
当梁广垂足高坐於大殿上首之时,殿內群臣拜倒山呼:“大王千秋万岁!”
三声山呼过后,群臣起身肃立,
贾彝侧身看向梁广,得到点头示意后,取来一份王詔,当殿宣读:
“寡人承皇穹之景命,仰祖烈之遗床,八郡士民归心,践祚建號,开国承家..::
自太安以来,戎马空,赖尔群臣戮力同心,戴乱安民,拓土绥疆....
今山河稍定,百废待兴,当革故鼎新,立纲陈纪,以彰天命,以固鸿基...:
昔魏晋旧章,虽歷世损益,然时移势异,岂可因循....,
咨尔群臣,共议改制,上稟玄穹,下顺舆情,定官阶、设曹署、明职守,俾使政令通达,文武协和...:
兹昭告中外,咸使闻知.....
詔文洋洋洒洒一大篇,经由贾彝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来,颇有庄严之气。
臣僚们肃穆聆听,就连悉罗多也竖起耳朵,用自己有限的文化水平,努力理解詔文內容。
总的说来,今日大朝会上颁布的首道詔令,主要目的有三:
第一是定官阶品秩,仿魏晋九品之制,参以时宜,划设九品三十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四品至九品再分上下两阶。
其余勛官、爵位依旧制不变,
一应功臣元从,依勛授爵,贤能之土,凭考擢升。
第二是仿照魏普制度,设中书、门下、尚书三台。
以尚书台总领庶政。
以中书台草擬詔令,决策国机。
以门下台侍从君王,审核詔令,封驳违失。
其余御史台、九司卿一如旧制,增设五监分掌专门事务:国子、少府、將作、军器、
都水设八大卫府专领府兵。
城虎军、龙武军作为侍从亲军不变,王睿、王镇恶分领之。
第三是自上而下的重大人事调整。
以崔为中书侍郎,姜让为中书舍人。
以韦洵为尚书左丞,以王买德为尚书右丞,分掌尚书台。
以上郡人、曾是刘库仁、刘眷幕僚的刘仲为给事中。
以寇遗为御史大夫。
以梁成为宗正卿,梁业为諫议大夫。
以慕容越为左卫大將军,苟平为右卫大將军,悉罗多为左驍卫將军,支为右驍卫將军,向靖为左武卫將军,呼延愷为右武卫將军,王懿为左威卫將军..:::
拜梁安为镇军大將军、并州大都督,加使持节、镇平阳。
拜李方为冠军大將军、并州都督领并州刺史,持节、开府、镇晋阳。
原太原太守薛茂任大都督府长史,原上党太守贏觴调任太原太守,加正五品上定远將军。
西河太守贾阳调任上党太守,加从五品下朝请大夫。
原西河郡太守王苗任大都督府司马,原上党郡丞曹杰升任西河太守。
原平阳令柳平升任平阳太守。
通事郎柳杰任新兴郡太守...::
经过一番调整,周国八郡主政之人新鲜出炉。
群臣心头凛然。
大王的用意很明显,以梁安任并州大都督,总览八郡军政。
李方任并州都督,坐镇晋阳,辅佐梁安镇守八郡。
梁安有薛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