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王者之心(3 / 5)

加入书签

窟础即位代王,以平城为王都建立代国。

刘显自任相国、大將军、总百,代国军政一手抓。

梁广和刘显之间的交往,变成了周国、代国之间的邦交,为代国尽力提供粮草、武器、盐铁方面的供应支持。

非到万不得已,梁广不打算让周军直接下场参战,与东燕军直接交锋。

皇甫毅率军抵达平城,周军旗號出现在代军中,慕容麟率领的东燕军便退至大青山以北。

由此可见,东燕军也在极力避免和周军直接交战。

代北局势一如既往的凶险复杂,凭梁安还无力应对。

梁广已经下詔,调李方从蒲坂火速赶回,参加完即位典礼,就赶到普阳坐镇。

往后周、代、魏、燕四国间的代理人战爭,就由李方全权主持。

想到李方,梁广惆悵地呼出口白气,大半年没见,还真有些想念这傢伙。

李方、梁安不在身边,他连个说心里、发牢骚的人都没有。

这也是他感到心情憋闷、烦躁的原因之一。

他有太多话想说却又找不到人说,有些话不能对身边的女人说,警如王世子的定立,

这是一个连符盈都要极力迴避的问题。

目前他有三个儿子,庶长子梁恪年近四岁,嫡长子梁桓不满三岁,幼子梁衍乃郭元君所出,还不满一岁。

郭元君如愿以偿地生下儿子,在一眾夫人里,特別是面对符盈、慕容娥英时,腰杆子都硬气了不少。

梁恪相貌脾气都很像他,身体健壮力气大,性情也很刚强。

梁桓聪慧喜静,性子略显柔弱,生过几次病,目前来看身体还算健康。

不出意外的话,王世子將会在二人之间诞生。

按照宗法嫡长继承制,梁桓无疑是王世子不二人选。

韦洵、崔、王买德三大巨头,以及皇甫毅、苟平、王懿、王苗..::.还有眾多士族出身的臣僚,也都是偏向於支持梁桓。

只是他这位主上的態度悬而未决,无人敢轻易表態。

悉罗多、慕舆盛、慕容越、王宣这些鲜卑、匈奴將领,自然是希望有鲜卑王族血统的梁恪成为王世子。

臣僚们明里暗里的態度,梁广大致能清楚。

按照他的意愿,本不想过早的决定王世子人选。

一来他还年轻,儿子们也还年幼,不必急於一时。

二来两个儿子心性未定,將来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三来他本人倾向於维护嫡长制,毕竟在当今时代,官僚政治尚且不成熟,皇权始终无法摆脱宗族门阀的影响。

而嫡长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也是平衡各方、稳定政权的有力制度。

可梁桓性情柔善,比起梁恪显得软弱了些,能否接掌权位,应对將来可能更加复杂的局面,梁广心里也没底。

更重要的是,梁恪的身体强壮太多,只要不是天灾人祸,顺利长大成人没有问题,

梁桓身子骨就弱了些,不时有风寒咳症,虽是些小病小患,可在当下时代,梁广不能確定他是否能长大成人。

在这件事上,梁广自己也有私心,既不想让符盈失望,又想给梁恪一个机会。

他可不想等到两个儿子成年之后,再来后悔今日之决定。

后世李二对长孙无忌道出的那句“英果类我”,不知给李唐王朝带来多少血雨腥风,

兄弟仇杀。

他也算是借鑑后世经验,来儘可能规避当下风险。

这些话他不能对符盈说,更不能对慕容娥英说。

也只有李方、梁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